牵绊心易老
一个受牵绊的心,心中最为充满伤感的诗意,其美就在不完美的过程中。
牵绊总叫人上瘾似的,在一个现实生活中体验当世的轮回,又总叫人不自觉这个轮回是可超越的。
或许这是人性升华的一个历练,一个感情的提升,一个人生的百态写照,总叫艺术家获取灵感的泉源,作出一个个的创作,却另一头让一个平常人烦恼丛生。
牵绊总是坏事多过于好事,不过,当我们一能参透个中意涵,最终是好事。
对于一个艺术家来说,牵绊可让艺术家的创作心意活络,潜在的才华溢尽,源源而出的作品除了让人惊喜、惊羡,还少不了一个疑惑:怎么会如此的创意非凡?
年少情怀总是诗,毕竟人生的牵绊,最为频密的、深刻的牵绊,都在年少时,几乎每个少年都有一股创作的冲动,可是却少了一份创作的能力来创作,只有那些具备创作能力的人,因此能开始创作,开始光芒毕露,为艺术的星空绽放多一份光芒。
一个艺术家的艺术寿命有多长,与自己的牵绊有多深刻,时常成为对比。
这个对比常常活络一个艺术生命,让艺术活力超常涌现,可是就在那一天出现停滞的时候,总叫一个艺术家为难,就像上瘾后的中毒现象,生命接近垂危之际,往往就在一个该转弯的时刻转不过来,以自杀来总结一个艺术家的人生观。
三毛、海明威、梵高……就是这样,总叫人赞叹他们的艺术光芒,也叫人惋惜不已。
牵绊,总会叫人心易老。
对于一个普通人,牵绊不会让他成为艺术家,普通人与艺术家的差异之处,在于自己生命的基点与亮点的纠缠和划分情况的分别。
一个人在幼小时心中有爱,他的人生将有一个亮点,这足以令他照亮他一生的黑暗。
一个人在少年时心中有爱,他的人生将有一个基点,这足以令他开展他一生的感情。
普通人生命中的基点与亮点一部分清楚划分,又有一部分纠缠不清,所以一生困惑重重,烦恼丛生,或甚至于一生苦痛不已。
如果一个人生命中的基点与亮点可清楚划分,那么他将是个哲学家、思想家、修行者、虔诚信仰宗教的人,绝不会是艺术家。
艺术家根本上是个处于自己生命的基点与亮点中纠缠不清的人,就因为他有创作能力,他会在内心中酝酿一种移情作用,推动内心的创作冲动,把这股纠缠不清的感情形成牵绊,让自己的创作能力与牵绊结合变成艺术品。
的确地,艺术因人生而丰富,人生因艺术而发光。
或许也可说,艺术因牵绊而丰富,牵绊因艺术而发光。
牵绊啊牵绊,始终会老去,让人心亦老,不管你是谁。
我们一生的心性陶养,的确少不了艺术的参与,除非你不懂什么是心性陶养。
年幼时,我们不懂艺术,却已有艺术的种子在等待培育成长。
年少时,这个艺术种子或已开始成长。
年长时,该是艺术种子已成长,会开花结果了。
当一切来到开花结果后,我们要坦然面对老去的牵绊,终究一个艺术家最后一定要会走过自己,超越牵绊,所以毕加索和张大千晚年时都心中了然,参透个中意涵,希望做回小孩。
牵绊毕竟是个内心能量的运动,一种生命力的表现,它让我们赤裸裸地把能量转化为展现自己的种种心态,展现世界的人生百态,叫人世间充满变数,最终叫我们参不透变数而心会快老。
我们真正要懂得坦然面对这个变数,当我们能参透时,我们会知道这个变数本来就是自然,有其不变的本质。
中国人说:以不变应万变,就是我们可以用来参透个中意涵的人生智慧。
牵绊心易老,不管我们是谁,可要拥有这个智慧来参透人生和整个生命的过程。
感情上的牵绊,我们每一个人一生都如此受它困扰,我们可要自己走过去。
只有自己能走过去,感情上的牵绊,还是生命中新的一环基点与亮点,足以让我们走出黑暗,绽放新的光芒;足以让我们品味人生,而不是哀叹人生。
牵绊心易老,老在不知不觉中。
别让心老去,不然生命不会再有活力。
一个人的心不老,他永远都不会老,他会相信和体验到何谓不老的神话。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