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十一月 11, 2015

自由与自己——善,唯善,至善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二)

自由与自己——善,唯善,至善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二)
    人类活着的最高意愿的实现,就是要活得自由。
    活得自由,意即我们懂得怎样活出自己——一个自在,淡定和平和的自己。
    自己是指一个心与其作用于整个意识状态的支撑,是可以超越一个个的自我,或是一个个自我已能进入圆融合一,也只有这样的生命状态,会让我们感到自在,淡定和平和。我们会感到自在,因为一个个自我已不会各自膨胀;我们会处事淡定,因为一个个自我产生的各种背景噪音开始消失;我们会平和生活,因为一个个自我一没有了话语权,我们是可以简单、无为的生活。
    当我们能以一个自在,淡定和平和的自己的这个姿态来支撑生命,我们就能获得自由。
    前提是:我必须要了解自己,才能掌握自己去支撑生命,让生命的话语在自然与智慧的心性中圆通协调,圆满结合。

    自己,本于生命的本体态势,以一个心的状态来支撑生命态势,掌控所有的生命话语权,让一心可以随境转化为分心,但是又可以守住向心,随意回归静心。(请参阅下图)
    自我,则会蒙住自己和弄糊本来清晰的意识,还会让自我意识无限放大,凌驾在意识之上,让我们不会看到自己的存在,也可说是自己已被自我混淆了。
    其实,自己不是自我,意识也不是自我意识,心也不是心的作用。如果我们分不清这个说法,那么这些已经混淆的各个界面,就会让生命的话语流于随便,让我们的错觉产生一个平常景观,随和即是可以随便,普遍上,我们常常以此错觉作为精神上的依持,把自由的真正意涵弄糊了。

    自由的生命话语权,必须由自己来全面主导,给予清楚划分,可以在向心的姿势随境划分而分心为之,暂时给予自我主导当下,感受自由,也可以随境合一而为,体现自己自身可以感受到的真正自由。
    我们可以以下两个事例来具体地谈一谈:
    我活得自由吗?
    如果以生活最为简单的事项——吃东西,处于这个单一简单心性背景下,问起这个问题:
    我在吃着我喜欢吃的东西,心里感觉愉快,甚至于觉得幸福,那么,我应该是可以感受自由。(事例1)
    事例1 只作一心的吃东西,即为吃东西就是吃东西而已,再以这个意识弥漫着的情绪,在情绪自身的两个维度(愉快或不愉快)中出现愉快的情绪,我当下的感受会是自在(这里没有牵涉淡定和平和,容后再谈),会是自由的。我们感受到的自在,于此时意味着自己在支撑整个生命态势,自我暂时被架空。
    或者是,我在吃着我喜欢吃的东西,同时还附带着一个失恋的心性背景,问起这个问题:
    当下的感觉或许是不愉快的,不幸福的,自然地,我似乎已变得在心性的感受上是不自由了。(事例2)
   事例 2的吃东西状况,即为吃东西已不是简单心性的吃东西了,这个意识弥漫着的情绪,在情绪自身的两个维度(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已参杂一个失恋心性背景的情绪维度,但是我当下的感受是不会意识到的,也不可能做到能够有所意识去知道当下真正的感受,因为这两个背景界面的意识界面不够清晰,而且其附带的两种情绪弥漫作用,也可以相互干扰,因此当下我们会无法自在,淡定不了,不会是自由的,我们没能找到自己,我们只能让自我在这一个生命话语中参杂一些背景噪音,不能自己的让自己随着感觉走,我们看不到心,只有让心的作用肆意而为。
   这两个比较简单的生活事例,本于一个意识状态,附带着的不同层面的心性背景,当其心性背景一开始变得超过一个和重叠时,我们想要肯定这所谓的自由感受,也跟着复杂了。同时自己与自我的界面划分,也开始混淆了。由此而知,自我意识并不能充分地让我们感受自由,我们必须先找到自己。   

    谈过有关自己能够支撑生命的自由话语权,我们知道,当自己产生混淆时,做不到意识清晰而不能随境划分心境而为时,我们于这个自己的反面姿势下,有时是可以开始意识到自己的内涵背后,确实还有一个个生命话语的复杂背景的重叠,可能会是不止两个而已,或许还会更多,同时又可能附带着更多的背景本身的情绪作用,都会伺机肆意而为,让我们心性变得混乱,心智逐而糊涂了。

    有关自己的一心意识状态的主导心性演变,清楚划分生命话语的话语权,让我们可以随境感受到真正的自由。我们又要如何起心对应,才能做到拥有这份能耐呢?
    首要的,我们要知道,由自己的心所起的作用,所开展的有关我们生命的整体性意识的一个个生命话语,是能够贯穿了心性三个层面的善,唯善,至善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的过程,演变出一个个生命话语的过程:从自然生成生命话语,到生命规律智慧话语的演化过程。(请参阅下图)
12196212_902902366454885_1426856884517671514_n.jpg
12208393_902914516453670_243662361707783352_n (1).jpg

    人类最初的自由追求,就是要能获得善——一个自己本然心性需求的圆满。
    以此往上再追寻的自由,就是唯善——一个自己自身独特的生命意愿达致圆满的追求。
  再者,一直到终极的自由的追求,至善最终是自己自身人性圆融最高境界的自由追求。
(事例1和2的解说,只是一个心性的自由感受处于善和本能层面的心性形态的简略说明。我们的本能层面需求,在于事例1是圆满的,能够让我们拥有善的心性状态,也同时可以让我们感受到那一刻的自由。至于事例  2,那是一个介于善与唯善的心性状态,容后再谈。)

  我们人类无不在此三个自己有所向往的自由中,以三个意识状态(可能是无意识的、或是潜意识的、也有极少数的人或能是有意识的)的作为,各自抱着自己向往自由的人生信念,活着,活下去,活出自己,写下自己一生各个旅程碑的故事,各有起伏、得失,即使最终没有获得太多的成就,只要在回忆中,确实的就有那么一个能活得自由的人生片段,也会无所为憾。
    这种能够活出自己,追求自由信念的精神,从那些攀登喜马拉雅山的爬山者身上,可以深切感受到。最近一出根据真人真事故事拍摄的电影(Everest),笔者有机会看了,心中真的感慨万千。他们就是为了攀爬上到峰顶,即使在下一刻是知道没有回头路的余地,也会毅然前进而往,宁愿从此与高山长眠,也无以为憾。
        
    我们活着的意愿,圈定了我们自己所向往的自由人生之路的取向,让我们一路走下去,都是以自己的一个心处于心的作用,开展一个离心—向心—静心的心性,把一个纯粹意识整体状态的微观性质转化为巨观性质,在自发生成和自觉觉知的意识态势中相对于三个层面的心性,不断演化自己的自由生命话语,以各种意识形态,作出自己人性进阶的演进,以进化的人性作出表现于前半生的自我实现,再以净化的人性自我实现于后半生。(请参阅上图)

    我们生命话语的演化过程,都是多数人个人无意识追求活出自己的生命话语,决定自己一生作为生命意愿的话语权,为自己的生命实质要求,增添一份生命的光辉。
    这也是一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生命话语,人类的生命意识以此话语权,决定了我们人类几百万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人,都会走上相同的路,即使历尽苦难,也会义无反顾,毅然为之。
    人类凭着这一个精神,一路走来,撞撞跌跌,为了活出自己,都会一直在自己的心性成长与自由意愿的配对和对位上,作出极多极大的调整,只为了寻觅一个自己的生命话语的实质意义,为某个心性层面的意义而活出自己。
    这一个人类的生命话语,虽然深锁在无意识的层面,它还是潜在于一个有意识的内心基础中,而这个基础,就是一个生命话语的共性律动模式——善,唯善,至善与自由意志之间的关系的演变形式,于我们意识与心性演化的过程中,展现一个个普遍性的自己心性演化模式。
    这是我们能够参透,并通过可以进入的意识,来揭开它的潜在面貌。

待续(三)

后记:这一个人类集体无意识的生命话语面貌,如果能够根据上图和说明,理解这个自己内心层面的各种界面的结构,或许是能够有所意识到的。
如果我们能够有所意识的去看待自己自身的生命话语,或许我们可以少了一番摸索,少了一番撞跌,并在这话语意愿的意义寻觅,可以依此获得一份参考,就像我们可以在人生前进的路线,拥有了一个自由生命取向的导航指引,让我们避免自己迷失方向,减少自己在人生的路上误入一些迷途,而一生只能一直面对一个个无奈作哀叹。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