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十二月 29, 2011

慢了,怎么办?

慢了,怎么办?

        小时候,做事慢了真苦:
        吃饭比人慢,一定会被父亲责骂。
        做工比人慢,一定会被长辈斥责。
        学习进展缓慢,一定会招来老师,还有父母一顿骂。
        谁慢了,从小就知道会让人家如此急,自己也会急。
        相信好多人都有其中的一些体验吧!

        慢了,具体的表示会落后于人,不比人家强,将来的日子会不好过。
        急了,显示“具体的表示”好像会变成极有可能的事实,令人担忧害怕。
        慢了,急了,可是生活的一大问题。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慢了加上急了,于事无补,反而添乱了。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慢了,知道急了会于事无补,不急了,心思一静下来,就能去想方法,之后就有方法去追上人家。
        慢了,能心平气和面对事实,其妙用不会少的。

        面对这事儿,其实我们也有一些理性的意识。
        慢了,急也急不来,急了反而更加慢。
        我们也知道:不怕慢只怕站。欲速则不达。
        有理性的人,都会不急,都会心平气和去想,找一找促使慢的因素。
        这个促成的因素,恰恰就是“站”。
        “站”表面上表示我们没有移动,但是没有移动对于生活的现实意义是不可能的,身体不可能不移动,心念也不可能不移动。
        “站”如果说是有所举动后,又无奈地回到原点,我们认为这个说法较为开放,可让我们去作个全面的思考。
        偏偏在于这两个“站”的观点中,个中常存有一个交叠观点的盲点,如果没有加以厘清,就会动了之后无奈地回到原点。

        我们可作这样思考:我们在赛跑时,我们落后于人,这表示我们慢了,我们可从自己与比我们快的对手之间的距离作判断,具体理解慢了多少,还可进一步判断自己的实力存在能否追上,跟着超越对方。
        这个举例,是个直线性的想法。
        在生活中,对于一切我们比人做得慢的事,我们都极想自己不会比人慢,落后于人。可是,一慢了,我们要追上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生活中的事,并不是可以如此以一个直线性的思维来思考出一个解决的方法。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凡事都不像在一个跑道的赛跑,反而是像一个在森林中的赛跑,如果对方已快达到终点,而我们只能凭对方的脚步声判断自己的落后,如果我们要追上对方,唯有以自己与对方的直线距离来追上,或许还有实效,因为方向对了,距离最接近,偏偏在森林中是无法看到直线的距离,说不好我们追了又追,可能还在兜圈子呢!
        我作出这个分析的比较,是像说实在地我们常在直线性的思考上犯傻,也因为是我们根本没看清这个盲点,结果累坏了,也快不了。

        孩子学习慢了,我们是否如此犯傻带他兜圈子?
        我们自己落后于人,慢了,是否也如此犯傻兜圈子?
        还有其他的种种事件……

        慢了,如果要追上对手,不是靠追,而是要爬上一个可眺望到对手位置和移动方向的居高处,一能站上这个高居点,就可以判断真正的直线距离和方向,作为跃进的参照。
        这个高居点,我姑且说是属于理性思想的分析。
        理性思想是属于一点接一点,线性的思考,就如作答数学习题,一个步骤接一个步骤的作答,不过,我们千万别以为有理性思维,就能解决生活的问题,因为生活的多数事情,并没有像数学的逻辑性,只有一个肯定的答案,生活中的事物,如果没有来到最后关头,谁也不能作准会是何种结果。
        如果我们就以考量每个可能性的发展,甚至于为种种可能性的变局作预测与应对方案,作出一个诸多可能性的理性分析,或许还可算是办法,这就像在高居点上环视眺望实际情况,或许会比较容易找到捷径,减少摸索,省下时间,即使慢了,不就可能开始快了。
        摸石过河,恰是这样的尝试。

        凡事慢了,要改革,求进步,可说是人之常情。
        慢了,如果是关于众人的事物,想要来个改革,即是来个革命。
        革命会否带来进步,有时会进步,有时反而是破坏。
        革命毕竟是牵涉众人参与求取社会的进步,可是众人的心思不可能一致,高居点也不同,当一个煽情,一个激情基于落后了、慢了的焦急,高昂释放了,人们就像在森林中赛跑,乱窜一番,乱局由此而现。
        上个世纪能一呼百应的领袖,于今似乎也成了绝响。过去能一呼百应的领袖,其魅力似乎与他看局势的高居点,容易得到居下的人呼应,所以能轻易地居高而领导。
        当今世界多个的改革乱象,可否因为慢了,急了,各个山头的高居点多了,临下的人看得眼花了,群体的行动或有乱窜的局面,而成乱局。
        这一切的一切,皆因谁都怕慢,怕比人落后;皆因怕而焦急,自己先添乱了。

        慢了,怎么办?
        龟兔赛跑,又可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
         

星期五, 十二月 23, 2011

恋爱唯美——恋爱婚姻系列(一)

恋爱唯美——恋爱婚姻系列(一)

        唯美都是艺术家最介意的事,但不一定是常人介意的事。
        艺术家常有唯美的感悟而创作,但不一定会理解唯美。
        所以常人与艺术家的谈恋爱,区别在于艺术家会比常人感性感人一点,但不一定比常人懂得谈恋爱。

        唯美基于心中的运作,与相对的物体产生共鸣,引起心中的感动而令人感受生命最美好的一面,艺术家因而会产生创作,常人则会有一种美好的感觉。
        如果对着的物体是人,那么,那是恋曲的谱起,让一个人,不管他是常人还是艺术家,都会想与对方谈情说爱,谱成一段恋曲。
        如果两个人心对上心,心心会相印的,谈起恋爱了。
        恋爱的确唯美。

        恋爱是唯美的,美到不能参入人间的一丝柴盐米醋,美到生活只是两个人的世界,挤不进任何一样东西。美到生活只有水,没有面包,都可活下去。
        就这种美的境界而言,有点类似修行人修行的某个境界,不同的是常人的美只限于两人之间的感受,修行人则是一个修行层次的完美成果。
        谈过恋爱的经验,或许可助于修行境界的体悟,却有存在同样类似境界的不可执著。
       
        谈恋爱是每个人一生最美好的人生大事,但确实是不可执著的大事,因为谈恋爱讲究心对心,而凡人的心肯定是善变的,人们应该放潇洒一点看待恋爱:但愿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不然执著了会是无限的痛苦。
        每每谈过恋爱的人,十之八九,并不能如此潇洒,只因我们没有意识到:
        其一,恋爱是唯美的,这种美不能长久停留,只有艺术家能让这种美变成艺术品而让美停留,或许所创作的是一出戏、一本书、一首曲子、诗……,始终过去的还是过去了,一切都无法停留,刻意之举,徒留戏终了的荡气回肠,情长未了空余恨。
        其二,我们常常把恋爱当作是唯善的,如果我们希望把自己谈的恋爱化为一个圆满来追求,那是不可能的,凡人的心善变,人还会老,而生活中的种种角色扮演,不可能就一世人只是两人可以如此维持一个坚持谈恋爱的角色。

        恋爱的完美结局,可由恋曲转换为结婚曲。
        我如此说了,相信很多人会反对,因为很多人都说婚姻就是恋爱的坟墓,我认为那是因为我们一方面把恋爱的唯美,当作恋爱是唯善来追求,另一方面婚姻是唯善的,我们当作婚姻是唯美来实现。

        噢!我的天啊。难道是这样的吗?
        下回再来谈一谈婚姻是唯善的。


星期日, 十二月 18, 2011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这是可发自每个人自己内心的话,一个智慧的引导,寻觅明灯的指导,一方面给予父母自己,另一方面给予孩子。

        我可以确实告诉大家,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都会在心中问上这一句: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那么我们是已有觉知地去关注孩子心性的成长,或许更是能觉察孩子心性的成长,并且能给以孩子进一步的前进指导。

        教育专家的种种教育理论和方法,都有一个设定的条件和时间,所以学校的课程,以几岁上那个年级,读什么书,一般上在每班学生当中,一定有优质、中等和后进的学习表现,还有少数超常和异常的学习个案。
        不管学生资质如何,最后能完成大学或作出更卓越的表现,或者是长大后有某种成就的学生,不一定只限于优质生和中等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
        教育专家的种种教育理论和方法,不容易以办全人教育的学校来实施,学校给予每个孩子的教育成果的肯定,只有偏于理性思维程度的肯定,不代表孩子的完全心性,不代表成绩好就是心性好。
        理性思维程度好或成绩好的孩子,肯定都有机会成为专业行列的人士,但不一定会成为成功的人士;心性好或心性健全的孩子,却是有机会成为各方面领域的成功人士。
        我曾经看过一个全球的调查报告,一百个成功的人,只有一个是考第一名,其他都是资质中等或以下的人。但是我们多数人宁愿相信学校的报告,也不相信这份报告,基于权威比较存有信服力。
        我们可以相信权威,但是非唯有如此相信而信任到底。

        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都有存在着两代人的见解差异,一个可能是属于知识的,另一个却是智慧的。
        我是如此体验过来的。  
        我的父亲曾说:“别急,这个孩子十五岁后就行了。”那时我的孩子还七八岁,学习还算可以,当时我是看过一些儿童教育的书籍,心中是急于给他来个前进,都不理想,反而是父亲如此说了,我还不当一回事的。如今孩子也过十五,父亲也去世了,我打从心底非常佩服他老人家,却来不及亲口告诉他。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或之前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一来没有读太多的书,也没有什么教育资讯的参考,就凭一个细心,加上一个耐心和爱心,产生的一个直觉,在心中一直问上这句话,就凭一个关注孩子的“准备好了吗”为思想中心,努力不懈地培养出一个个杰出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长大后,都一直在肯定自己妈妈的伟大。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我相信最后会成功的人士,都是小时候已做好心性成长准备的人,做好有利于他日后发展于某个领域的准备。这些人有的是自动自发,自我实现,有的是靠父母拉他一把。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要做到这样的关注,就凭一个用心里头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细心:我们可跟着儿童心理学理解孩子的生心理成长,去观察孩子的成长,一般上观察的行为是心细的行为。这样的细心可让父母作比较客观的判断,但是细心不是作为教育孩子的唯一准绳。
        耐心:不是每个孩子都是正常的成长,有些孩子是异常,有些是超常。耐心表示我们可以以我们的觉知来感受孩子的心,以我们的智慧来带动孩子的成长,不以时间为设定的条件,完成教育专家所谓的任务要求。对于异常或超常的孩子,更是非耐心不可。
        爱心:爱的真正意义,是一种为对方着想、关怀、不占对方为己有、能协助对方成长并一同成长的情感。爱心必须包含这一切。多数父母能做的只是为对方着想和关怀,却忽略了不占对方为己有,因而也不能协助对方成长并一同成长。爱心必须有个良性成长的前提,不然,爱心可变得存有破坏性,变质了。爱心也千万别变成父母对孩子的优良表现的要求根本上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或是满足父母的补偿心理的要求。

        有了细心、耐心和爱心,我们会察觉到有一些孩子在这股用心的呵护长大,即使用上二十年这样培育他,也不为过,因为一般上能成大器的人,只有少数从小就可见其超常心态,能自动自发良好成长,余者都需要这股用心的呵护培育,一方面是等待其脑袋的发育成熟(注1),另一方面是其超强的心性培育期需要比正常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至于正常的孩子若能给予如此的关注,我们相信他会表现越来越卓越。

        一般上教育的趋势,正如学校都是为正常人的学习条件而办的。每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的出局,常叫父母苦恼不已,父母若陷于此思想盲点却一直受困,当然会失却细心、耐心和爱心,失去一个让孩子转过弯来的机会,严重的甚至是失去了一个转折点被掌握的契机,变成是孩子一生的怨,父母一生的痛。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是的。
        父母与孩子若能如此走过来了,堪为人世间一大幸福。


注1:请参阅另一篇挫作《十五岁后变聪明上进的秘密》

星期二, 十二月 13, 2011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如果我们从善恶的角度去看,我们常有性本善或性本恶的相对论点。一切善恶的标准,即是道德的标准,如果人性一开始就有道德,那么每个小孩都自然懂得道德,在这个前提下,“善”并不意味善恶。

    “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如果我们从“善”是个整体的角度去看,这个“善”意味圆满,一种整体状态的和谐圆融。人性一开始应该是如此。不管我们是哪一种人,智商高低也好,身体正常残缺也好,在一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生命确实处于“善”,那是一种灵性的状态,这也表示这个“善”或灵性的状态一开始就引导我们的生命往前走,看一看这世界,过一过这人生。

    “善”或灵性的状态常处于一种超意识的境界,就像在禅、文学的诗、音乐、中国画的活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的一种完全投入、忘我的精神状况,一种身心灵完全合一的全然状况,一种只有人类可以有所感受,继而解读成为人类最高境界的人文思想。一般上宗教都有种种这一类的体验的描述或记载,或是艺术家的艺术性意象的创作,而文学中特别是诗的意境描述。

    “善”或灵性的状态也可发现于其他生物的状况,比如家中饲养的宠物,都能给予家人感受到它的灵性的存在。即使是大自然的山水花草等等东西,也一样存在其灵性,让我们感受到怡情悦目,身心舒畅。

    我们人类能感受这一切过程的信息,作出种种个人心性的解读,丰富人文思想文明的内涵,不过,动植物与非生物是做不到的,因此,“善”的存在于万物的复杂性,包含了各种不同性质又千变万化信息,常令我们有所感受而难以理解。

    当“善”或灵性的状态与我们在生活中一切的一切接触时,“善”并不会指导和确定那个信息好坏的影响,“善”只能肯定让我们感受到信息中所包含的全息性,也就是如果我们能以整体,没有相对的角度来感受信息,所以我相信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是能感受这一切,但是,随着身体的成长,这个身心灵会随身体的成长而结构上产生变动。灵本来是可以一直维持我们生命的“善”,却因成长促成的身心灵结构的分化情况不一致,身和心就逐步无法联系我们整体生命的“善”,身体终究有无穷的欲望要求,心始终处于善变的动态,所以“善”在身心的个别变动和彼此处于变动中的互动,在这一个生命秩序就此开始演变成一个无穷变数的人生,基于这一个变动的无穷变数的生命运作方式,“善”就难以以我们的知觉来认知,除了有修行的人和古代的圣贤大德之士可感知或认知。

    自从笛卡尔的身心二分法的思想发挥了影响,我们的身心灵就开始在这种影响被解构和分化,细致化成为各种各样的学说与知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即使到最后有多深刻也好,都是瞎子摸象的认知,就如一个生物学博士,我相信他也无法以自己的专业来肯定他能认识自己或认识他人,清清楚楚地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只有身体的认知。

    如何认识自己?
    这是哲学家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重要课题。
    西方哲学似乎越说越离这个问题的中心,所以当西方哲学家有所意识时,都会呼吁回去东方寻找解答的参考资源,人类的醒觉意识该会是时候来到一个分而合之的时代契机。

    我们中国人因西方文明思想影响而“复兴”,只是停留在物质文明的层面而已。
    中国人以及全世界的华人今日期盼的复兴,本质上还是要看看老祖宗的东西,天人合一的哲学:老子的道,孔子儒家的理念,以及中国佛教的禅,这些古老的人文思想根本上存有“善”或灵性的状态的最高境界的追求和描述,可以协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精神文明层面,协助复兴。

    禅具备融入这个时代的精神层次的活泼条件,因为禅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修行,比如在吃饭、喝茶等等活动中学习感受进入禅的境界,是符合现代人讲究实用的要求。
    再者,如果我们能透过禅的方式参透生活的种种信息,主动掌握种种信息的启示,这的确可以让我们实证充满活力的生活意义,感受人生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需求得到陶养,生命的价值内涵就会越来越丰富,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不会是感受而已,反而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开始懂得禅的语言,拥有了这道沟通的渠道,就能升华自己的生命。
    禅的语言都是讲究达致圆满的境界,禅可以是“善”的,只是禅不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禅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的延续。
    禅的语言能够让我们不再被动于信息的影响,让我们能够“色,不迷人,人不自迷”。

    除此,一切艺术的陶养活动,尤其是中国艺术的陶养活动,如果能时常注入生活的空间,提升生活的品质,生活就会有更多的品味,心灵就能注入活性而活泼起来。
    孔子提倡诗与礼,就因为诗(广义是指文艺与艺术)的情感就是艺术的情感,可以让我们通过这种情感的抒发,化解生活的郁闷烦恼,当一个人处于如此身心调剂的情况下,自然会以和谐的心态作出适当的生活行为举动,以适当的心态在适当的时间和情况做适当的事,这就是礼。基于诗与礼的熏陶和作用,中国人一贯以来也因此不需要宗教。

    至于老子的道,当我们能体认禅的境界与诗和礼的境界,道就不再是虚无飘渺的思想,那是我们可以去体验的中国人至情至性的崇高精神境界。

    中国人古代的人文思想毕竟已能深切剖析了人性,并提供了渐进修养与提升人性的思想和方法,只可惜基于我们现代人的语言内涵层次低,与古代人的高层次内涵的语言存有某种断层,所以我们感受不到,再者因近一世纪大家吸纳了西方的文明思想,产生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会时的思维困惑,至今犹见东西方思想的交叉与混乱叠景,这个局面也是“色不迷人人自迷”,因此大家期盼的复兴,必要先有此认知。

    “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这个“善”或灵性的状态,或许是现代人们处于苦闷生活下可以追求获取的精神清凉剂,我们应该去认识和学习拥有它。就此前提我们要先理解中国人古代的人文精神面貌的本质意义——“善”。


后记:本文作为如何做到“色,不迷人,人不自迷”的解答与建议。


星期三, 十二月 07, 2011

色不迷人人自迷(三)

色不迷人人自迷(三)


    这个时代,哲学家说是后现代,也是价值归零的时代。
    归零了,什么都没了,好可怕的。
    一开始我还蛮认同的,后来再想想,归零,不是什么都没了,零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或许会比较贴切。
    可是,又如何开始呢?

    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如果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那个想象空间的确蛮有趣的。
    当今我们接触的信息,毕竟是样样新,日日新,如果我们隐居深山好几年,一出山时,整个世界可是会有好多的新事物展现眼前,说不定我们还会以为走入错误的时光隧道呢?心里不踏实了。
    我们的心容易随境善变,在变动中常感受失落。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信息的影响,但是却只能怪我们不自觉信息带来的影响而备受摆布且无可奈何。
    我们的身体始终是喜新厌旧的,说实在,身体和信息的对应,即是欲望的本能冲动和信息的物质性诱惑的对应,当身体的力量强过我们的心的力量,我们的不自觉就是因为心被身体捆绑了,我们活络了身体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同时也因长时间的失落,掏空心灵的力量,心灵最终会是空虚的。
    欲望高昂的人,于某种情况可说是上进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皆认同的。
    欲望高昂的人,于某种情况可说是空虚的,如果他的人味,情味逐渐稀薄了。
    说到底,欲望高昂之际,我们会取得社会认同的成就,同时心灵会渐渐空虚。

    自从笛卡尔说了他的名句:我思,故我在。
    这个世界的文明思想就开始来个身心二分法,其好的一面令我们科学、科技发达,物质享受提升,成就了现代的物质文明进步的景观。
    这一而二分的结果,科技的硬实力和它促成的庞大信息网更是铺天盖地包围着我们,以超然的姿态支配我们的生活,甚至于决定我们整个人生的命运。
    心灵在科学的实证要求下,显然没有任何具体建设的意义。
    20世纪因而是极度忽略了心灵的世纪。

    不过,当我们身心分裂之余,心灵上的空虚反而会引起我们开始否定追求物质的满足是终极的人性需求,让我们意识到心灵的存在和其重要性。
    因此有某些思想家认为,21世纪是属于心灵的时代。
    当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当然是信息与心灵如何展现一个新时代的格局。
    谁能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谁就得考虑重新检讨笛卡尔说的话,这包括西方的文明思想。谁就得想:
    我们是否应该回归传统?
    从那里来开始?

    先前文章(二)老太婆和出家人的故事,如果我们以为老太婆是以色诱出家人的方式来测试出家人的修为,那可是笛卡尔的论调。本质上,老太婆是欲了解出家人身心灵的整合性修为,如果出家人能在美女坐在大腿上时,处之泰然,心如赤子,他就像一个小孩对着美女,那会动心乱性?他只会感觉美女好美啊!
    赤子之心,人之最完整的身心灵状态。我们常说小孩子百事无忌,根本就是说任何信息无法影响赤子之心。这也是出家人的最高修为。
    至于和尚甲乙的故事,如果我们以道德来评判和尚甲的对错,同样的,我们只看到人性的局部问题,其实和尚甲的心态与修为已超越“我们只看到人性的局部问题”,和尚甲确实已能整合自己的身心灵,就在那个“我就在决定背她时放下了”的时刻。这也是老太婆要求的修为境界。
    这两则禅修的故事,可让我们看到禅的思维空间,包含身心灵的完整性,身心二分法只是完整性的一个局部。
    我们接触的信息,并不会决定我们作哪个层面的思考,身心二分法会陷我们于不自觉自己的心性本性的活泼,令我们以既定的思维框框对应所有的信息,结果我们常被动于信息的影响,而笛卡尔的身心二分法,却会把人性切割了。
  
    这两则禅修的故事所传达的信息,就看我们以那种心态来看待,不同的心态自然解读到不同的人性层面。
    禅机始终是打开心灵与智慧的一道门窗,一道可看到完整性信息的门窗,可惜我们中国人开了,又闭上了。所以色不迷人人自迷,该是这个局面的感慨吧!说这句话的人,真的,是看清人世间的瞬变,认清人世间的迷,即使是几千年了,何尝不过是一个转变的念头,一个信息形成的念头而已。
  
    禅,的确可以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把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让信息与心灵如何开展最佳的对应,展现一个新时代的格局。
    色,不迷人,人不自迷,我们可做到的,从禅来开始吧。






星期四, 十二月 01, 2011

色不迷人人自迷(二)

色不迷人人自迷(二)

    凡是我们接触过的信息,常存在我们心中,它在何时起作用,真的,谁都无法知晓
    我们都知道,凡是好的一切,常驻心头,就是一个好的种子,在适当的时机开花结果。坏的反之。
    是否能分辨好坏,人就能不自迷吗?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禅修的故事。其大意如下:
    故事一
    有一个老太婆供养一个出家人好几年,每天她都给他送饭去。
    一天,老太婆想知道出家人的修行层次如何,她就叫一个美女送饭去。
    过后,她就问美女出家人有何举动。
    美女说一开始有稍微讶异,过后便不怎么样。
    而后,老太婆又叫美女送饭去。
    这一次,她吩咐美女在出家人吃饭时,坐在他的大腿上。
    老太婆又问美女出家人有何举动。
         美女说出家人好不自在,这顿饭吃得好辛苦。
    老太婆听了,生气地说:算了,我供养了一个木头。
    
    故事二
    有和尚甲乙二人准备涉水过河,这时,岸边有个妇女在哭泣。
    和尚甲有稍微注意,和尚乙则目不斜视。
    和尚甲于心不忍,便问她何事如此伤心。
    妇女说她不敢涉水过河,天又快黑了,家中孩子还在等她回家,因此焦急而哭。
    和尚甲心中先有犹豫,而后竟说他能背妇女过河。
    过河时,和尚甲和妇女的衣服都湿了,衣服贴身,肌肤似乎有接触了。
    和尚乙把一切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不说什么。
    过了河,和尚甲放下妇女,妇女万般感谢而回。
    和尚乙严厉地斥责和尚甲:男女授受不亲,何况是我们出家人。
    和尚甲说:我就在决定背她时放下了,你到现在怎么还放不下。
   
    这两个故事何解?禅机为何?(你此刻的心思即是信息已引起你的心的运作。心如何运作?容后再谈。)
    请先回答两个问题:
    1. 老太婆的用意为何?
    2. 和尚甲乙的心态何解?

    暂且就此卖个关子,请容后给予答复。


星期二, 十一月 29, 2011

色不迷人人自迷


色不迷人人自迷

        色不迷人人自迷,从本质上来说,“色”根本上就是信息。
        色不迷人人自迷,这一句话从古以来的确在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智慧
,它是宜古宜今,可实用于现代。
        其“不迷人”意味着生活的信息不会困扰我们,而是我们无所自觉信息
的存在与影响,进而被困其中,所以“人自迷”。

        信息可以是一个人说的话、肢体语言、某个广告、任何通过感觉触动
我们身心的东西……。于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世界大环境一直在我们面前展现其千变万化的信息,我们简直就像活在一个信息海洋中,我们当前面对的或许是一个绚丽迷人引人入胜的景观,下一分钟却可能是波涛汹涌危机四伏的变局,这就是我们这个时代景观的特征,我们常有这样的体验,却鲜有这样觉察的认知。 

        当我们一出生,打开第一眼看这个世界,我们就注定要被动于信息一世人,一直到我们永远闭上最后一眼。 
        每一天,每一样我们见到动到的东西,都与我们的身心灵作不同层次的交流,即使是在一岁那个时刻的接触,在八十岁时再次接触,我们的身心灵也会把这八十年来的两个信息,作出有关的链接与交流,并让我们产生某种潜意识的行为。这样的事实,就是我们的平常生活的写照,自然到我们不需去觉察。 

        对于不同的人,一个东西带来的信息都会令不同的人产生不同心性的解读,就如一个石头,对于常人只是一个石头,但是对于一个地质学家,这个石头可能是可写成一篇关于石头的论文资料。 

        不管我们每一个人是以那一种的身心状态来解读信息,即使我们的解读会有差异,但是始终脱离不了我们都是有一种相同的身心灵来展开反应
。 
        基本上,我们以身体获得的信息,都是来自感官的刺激,它令我们产生各种各样的欲望,释放生命的活力,开展各人的人生。我们于这个时代备受信息的冲击与影响,比过去任何一个时代来得快且大,其快就在我们还来不及做出更好的反应的同时,又要面对新的一个信息,这一个个的信息,一天天累积起来,真的大到充满我们每个思维的空间(如果我们不能自觉地整理它)。对于不能自觉地整理的人,如果是感性的人,这些信息都会令他作出无限的遐思且感到彷徨又失落,甚至于堕落,而理性的人或许就依此种种的信息作解读后,能够有所准备开展一番名利的竞逐。 
        至于我们的心相对于这样的身体状况,信息的物质性冲击着我们的心并让我们因而释放某种精神性的解读,要求某种精神解放,已实实在在地在考验我们的心——保持平和、杂乱无章、满头思绪、在自我压抑中得过且过……谁也难以说出一个来龙去脉,我们一天天地随信息而心中翻滚,作出各种各样或好或坏的对应。人心善变,大家都会因此心知肚明,可是这样的知晓大部分都停留在被动于信息的状况,最明显的莫如被资讯和广告的影响绑架了自我。 
        当我们面对自己这样的身心状况,只有一种人是自在而不受影响的,不管信息有多少的变化,他的心都不会随一个个的信息而转,这种人都有一个灵性力量护持着自己的心,调控着自己的身体,让他的心不随境而转
,身不随境而变。 

        色不迷人人自迷,如果我们感悟不到这个中国古老智慧的人生指引,固然地也无法适切地活学活用,只因我们的身心灵多数在现代的教育和哲学思维训练下被切割和被细致化的分化过程中做不出整体性的思维调整与应变,结果一方面我们的灵性能量被分散去应付自己日常生活所扮演的角色,另一方面我们的心性力量也难以凝聚而不能适切地去感受一切生活事物的好坏,找回自己人生的意义,我们的心灵力量会逐而被掏空而空虚了
,我们只能随身体的需求而作出反应和开展自己的人生,难以为自己的生命内涵与意义作出更高层次和最佳的取舍的实现。 

        信息每天都会左右我们,困惑我们,除非我们有这一个自觉——色,不迷人,人不自迷。但是,我们却不能不自迷,因为我们的生活环境到处都充满超常刺激(注1)。 
        《绑架本能的世界》一书的书面上有这样关于超常刺激的提示说明:
食欲、性欲、领域性、社会性的本能……帮助我们代代繁衍,但是现代社会中充斥着各种人为的事物,正以夸大形式刺激着本能:从色情文学到广告模特儿、从整型手术到化妆品、从糖果速食到3D电影,都是在扩大大自然的讯号,让人们情不自禁地迷恋、上瘾。 
        这一个提示说明了信息一注入人为的超常刺激,我们将更容易被动于信息,受控于超常刺激信息的影响,或多或少地这样注定了这个时代缺乏这种醒觉的人的命运。 
        当今美国性健康促进协会估计,全美有 3%至 5%人口,即约 900万人
性上瘾,我们的确不能再低估超常刺激带来的不良信息的影响,或许不是美国罢了,有可能是好多的国家的人也如此受影响。
        超常刺激除了性渲染与暗示的信息,还有其他如可爱的物品、美食、电视资讯与网上虚拟世界等等的信息不断地在影响我们,我们又处于什么局面呢?

        色不迷人,人自迷?
        本文要传达一个怎样的信息,你又如何解读呢?

注1:超常刺激意指会激发原始本能的人造模仿物(比如性渲染与暗示、
可爱的物品、美食、电视资讯与网上虚拟世界等)。超常刺激是诺贝尔
生理医学奖的得奖理论,由动物行为学家丁伯根与劳伦兹所提出。
《绑架本能的世界》作者:Deirdre barrett    译者陈雅云

星期二, 十一月 08, 2011

写实的人生

写实的人生

        说真的,我并不喜欢以写实手法来画画。
        一开始,我们一直以为写实的绘画太讲究功力,丝毫画得不好,任何人一眼就看出来了,所以极少画写实画。可是,一想到来个意象的,或抽象的绘画时,心中确实没有一种踏实的感觉。如果随性画了,自己还得时常对它发闷气,除非毁了它,但是始终会下不了手。

        这一棵树,她立足于一块贫瘠的矿地,成长于斯,也死于斯。从小我都看着她的成长,一直到后来她衰亡了。在她最后的一些日子里,她坚毅求生,从她弯曲的枝桠可看出来她的求生意志力,我被她感动了,毫不犹豫拿了铅笔,坐在她身旁,一动笔就一口气写生了三句钟。这股画兴,后来却又极快消失了,因此迟迟动不了笔以此写生稿来画成一幅画。
        再后来,画成这一幅画,也用上一年多的时间修修改改,还意犹未尽,不能停笔不改。为了了断这一丝画意余情,就在有一次修改时,先做好心理准备,就画上这最后的一笔,才能断情。而后有一段日子我不再看她。
        后来偶尔再看一看,始终觉得蛮好的,不同的时刻欣赏时,都有不同的感受。

        人生的历练,根本就像画画的过程。
        那间中的情感,一个是有所感触人世间人事,由外及里,感慨地过一生;一个是有所感触人世间人事,由里及外,感性地画一生。唯有画家的人生,能由外及里,又能由里及外,看它一生,画它一生。如果是写实的,那可是踏实的,一板一眼,丝毫不能马虎,这种画境近似最平淡艰苦的人生,只有在能懂得细细品味时,才能感受这种人生的意境虽然平实一点,平凡更不在话下,却有难以言喻的不平凡的感觉,说不上是什么,唯有心中肯定能触及到,那种人性最美、最崇高心灵的一面,也因为如此,好的写实画家,一直在如此以画向我们作这样的剖析。他们的作品不是美丽的画面,而是美的心灵的画面。
        二三十年前我不懂,二三十年后我懂,毕竟就是能由外及里,又能由里及外,看看自己的人生,画画自己的人生。

        就这么的一幅画,我画了,心折了,从此就停了二三十年我不敢再画写实画。
        或许,我怕太早写尽自己的年轻的情感。年轻该是怕写实的。年轻的心往往都不想踏实,或许为了给自己机会开展更大的生命空间,寻觅自己的梦想。

        就在自己放下写实后,心中的失落,极度在新与旧的心态中消磨自己的情感、思维和创作的能量。人生的际遇不管是怎样的,人生何尝不是经过如此的历练?
        唯有不同的地方,画家需要用更细腻的心思去感受自己生命,以艺术作一生的奉献,从感动中寻回自己生命的意义,那是唯美的,并以美来让人世间已极端失落且近似空虚的心灵,挑起一种心灵的撼动,为空虚的心灵注入一丝生命的活力。
        我实实在在地、撞撞跌跌走过这样的人生,也在画出自己的人生。

        每个人来这个人世间,都有自己要寻找和实现的目的。
        有修养的画家,都能肯定这一番话的意涵,而这个肯定的基础,可要建立在写实的功夫上。只要一懂得写实以后,就可谈写意。
        如果一个人的人生就像有修养的画家那样,感悟了写实作画即是踏实生活,人生怎么不能活出写意呢?


星期一, 十一月 07, 2011

生命像流水

   
生命像流水

        生命像流水,一直在流动,不会为谁而停留。
        我们不了解这个流动的意义,却爱在流水中逆水而上,即使是因此努力逆水而上而心力疲惫,也在所不惜。这就是人生的写照,我们爱在人生中去感受一切过去美好的,还有苦痛的,因而实质上没有去了解自己生命所得到的体验和意涵,个中存有的美,是自己经历的所谓的美好和苦痛的升华。
        我们爱童年,因为我们的心境的活泼,没有拒绝任何来去的东西。
        我们爱秋天,因为我们的心境的萧索,常把来去的东西刻意画上一个个烙印。
        我们切实地并不喜欢流动的岁月,我们在生命中常备上一个钟,一个上紧了发条的钟,就怕它停下了,就怕没有钟就无法刻记生命中分分秒秒的点点滴滴经历。我们的生命所以是钟上的所有刻记,有成长性的童年,有季节性的秋天。成长意味身体的变动,季节意味环境的变动,其实,我们应如是在如此的变动中感受生命的意义,但是我们只紧抓某一刻的停留,盘踞自己后来的整个生命。
        生命不会为谁而停留,如果停留了,生命是死的,死在过去的刻记中,死在一直在伤害自己,死在有发条的生命的运作中。

        会流动的东西,历久常新。
        生命会流动,所以历久常新,所以从童年、青年……到生命的尽头,并不意味那是尽头,这才是生命告诉我们意义。
   
        生命在流动中,像流水,或许是急流,或许是缓流,都是代表生命的律动。
        中国人爱说:以不变应万变。
        这何尝不是感悟生命的律动?
        流水不会停留,是自然的规律。
        流动是万变,其规律却是不变的。
        所以不变是可应万变,中国人说得太好了。
        中国人也太爱美了,因为美的境界中存有一切变动的意象的感悟,音乐家因而以时间性捕抓这种美,画家因而以空间性捕抓这种美,舞蹈家因而以节奏性捕抓这种美……艺术家都在捕抓这个流动的感悟,作个人艺术的演绎。
        人生的确因艺术而丰盛,艺术也因人生而丰富,这个互动带出变动的感悟的真谛——生命的流动性活络了生活,生活也活络出艺术。

        我们不一定要成为艺术家,但可要成为懂得生命似流水的生活艺术家,我们的生命才会因而丰盛,人生才会是美的。
        生命像流水,一直在流动,不会为谁而停留,却在艺术中驻留了。
        生命像流水,一直在流动,不会为谁而停留,却在真正的爱中恒久常新。
        艺术的确存有真善美,艺术因有真的理解,善的扶持,所以孕育了艺术的美。真正的艺术家懂得这个道理,也懂得何谓真正的爱。
        但是一个艺术家若缺乏这样的修养——有真的理解,善的扶持,所以孕育了美——他只能感受到低于人性的那种只注重情欲的那种爱,那不是真正的爱。这种艺术家并不懂生活的艺术,不懂得生命像流水的艺术,他们在自己生命留下太多刻记而不自觉,他们的生命和艺术生命会容易趋向死亡。
        常人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却可学真正的艺术家体验这种真善美,感受人生的美,从艺术的陶养中升华自己粗糙的情感,学习如何去真正爱人——爱任何人而不占有。这样的爱一个人,会使爱情活络长新,会让亲情历久常新。  
   
        常人不是真正的艺术家,却可学习流水,好好地去感受自己的生命像流水,一直在流动
,不会为谁而停留,他的生命就能在感悟中恒久常新。
        流水不会停留,为了水质有活性,所以长流。 
        生命像流水,一直在流动,不会为谁而停留,我们应如是向流水学习,学习如何现实这个自然的意涵,活出自己生命的活力。
        你认同吗?
        或许,当你能有意识而了解生命本来就是自然的一部分,你会认同的。

星期二, 十月 04, 2011

踏实与梦想

踏实与梦想

        踏实,就这一个没有任何花俏的字眼,存在过去多少年代的父母心中,都是属于仅有的,并坚持守住的生活信仰。
        仅仅因为踏实,他们或许拥有梦想,依稀只能算是踏实的一丝极为奢侈的想法,始终只能盘绕在梦中,不敢放在心中。随着时日的迁移,踏实的意志,一天天的强大,一天天的筑起,一天天去努力,只为了自己儿女未来可拥有的梦想。

        如果说人生有梦想,毕竟是这一个人生还有可想象的未来,存有比现在更美好的期盼。
        如果说人生有梦想,毕竟是这一个人生还有可感知的过去,存有比现在更困苦的超越。
        在期盼与超越的预期中,少不了踏实的挺住,就此在父母的心中给予挺住,在孩子的心中给予织梦。

        踏实永在父母的心中不变,梦想唯有在父母的梦中可看到。
        梦想永在孩子的心中变幻,踏实唯有在孩子的梦中可看到。
        人世间的父母,以踏实过了自己的一生;人世间的儿女,以梦想来过自己的一生

        当你已没有了梦想,准备踏实过一生,如果还不是为人父母,该是适合当人家的父母的时候了。踏实是建设一个美好的家最为重要的基础,因为踏实包含了生活意义的明确性——其中有爱的意义的肯定,工作意义的实现和为他人作奉献。


        两个心中已踏实的人走在一起,人生即是苦短,也会圆融快乐,那是过去的父母的生活写照,非常平淡的往事,平淡到这一代的人在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中无从体会,无法理解。     

        踏实,就让它成长在心中,再来筑梦(不是织梦),是这个年代的人
可以在人生的路迈开步伐前进的选择,如果你已开始知道自己的父母的踏实,其中主要的是他们一直在为孩子作出许多奉献。



星期日, 十月 02, 2011

谁说得有理?

谁说得有理?

理性:我只讲道理。
感性:我需要感动。
悟性:讲道理,需要感动,真好。

知识:讲道理就只讲道理好了,何须感动?
智慧:毕竟是一窥难见全豹!

身心灵又说些什么?
身:理性与感性可要分开。
心:理性与感性可以兼容,还可以整合为悟性。
灵:本来即一切,一切即本来.........(难以以语言来表达)

人会怎么说?
常人:感觉即身;感受与理解即身心;感悟即心;圆融即灵。
智者:感悟即心;圆融即灵。
圣者:圆融即灵。其中有道、佛性、神性……

再听听这样的说法:

本能意志:我是生命存在的动力,并以此动力去启动感性、理性和悟性个别发展的契机,或可让一个生命获得知识抑或智慧;我强调身体的机动性
,心灵只是附属而已。我爱常人,常人也爱我。人性的开展始于我,我没阻碍人性的成长,却被扣个捆绑心性的罪名,只因人性常在自我成长的肯定与否定中迷失心性,却错怪了我。动物性就是我的属性(一般人认为的
)。

自由意志:我是生命探寻内涵意义的活力,这个活力让感性、理性和悟性的契机合一,可有知识,也有智慧的潜能发挥,心灵是我探讨的生命重心
,我常与智者和圣者同在一起。我解放人性的束缚,让自我有所超越,让心性的潜在力量有所发挥。我能抓住人性的积极成长,同时引导人性迈向圆融的境界(某一种人确实能如此理解,还有觉知)。

人类:我就是万物之灵,我持着本能意志和自由意志的两个作用,以此展开了人们所谓的人类的由来演变的过程,那是他们所谓的历史,唯独历史是人们可认知的显态现象,却少了有关这两个作用影响的认知与其条件的掌握,所以我确实是万物之灵,却始终被人们质疑。因此我相当地矛盾。


星期五, 九月 30, 2011

一则故事的启示

一则故事的启示

我曾经看过一则不知出自何处,但却蕴涵深远的故事,今与大家分享,同时作个个人的解读。这个故事的大意如下:

有人说:“日本人,你真了不起。”
日本人:“未必,我最佩服德国人。”
德国人:“不,不,不,我觉得中国人最好。不过,一个中国人在做事时令我尊敬,两个中国人在做事时令我困扰,三个中国人在做事时可不是最好的了。”

解读1——不管是什么国家的人,只要有理性,人与人之间都会互相赏识对方,英雄识英雄。

解读2——互相赏识的前提,都有以自己的优势相对于对方的优势的认同与取长补短。

解读3——只要是人,皆有自我的成长,能超越自我,就以一个比较完整的人性成长过程来说,是非局限于自我的困惑和与他人作比较(而后消极地成长),而是以今日的我与昨日的我的比较,追求个人最佳心态良性的成长,作出心性最大空间的潜能发展。

解读4——人类的思想文明,当今着重科技,以科技为生活的重心,科技的成就常是作为某方佩服对方的自然反应与取向。

解读5——故事中德国人的象征意义即为西方人的哲学思想,德国人的哲学思想是占西方哲学思想主要的一席。德国人的话可谓即是一个西方哲学对中国哲学的评价:

一个中国人在做事时令我尊敬——
一个中国人意味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也意味如庄子所说的“外化内不化”,老子的道,与柏拉图追求至性的真善美可谓相符,是可以加以探讨,或许是西方人可以参考借鉴的思想,大家可共同为人类的福祉而努力
,建设一个更美好的未来的学说,毕竟当今西方的哲学有向东看的趋势。

两个中国人在做事时令我困扰——
意味中国人自己看不清天人合一的圣人境界,两个中国人也意味在自我的比较中存有自我的困扰,并且"舍己之长",中国人自己已有一段时日对自
己的哲学思想可以发扬光大却视而不觉,所以令德国人困扰。
两人共事时有自我比较并不是坏事,积极的一面是两人之间可相辅相成,完成任务;消极的另一面却因道德的欠缺,彼此之间缺乏诚信,常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这是其二的困扰。

三个中国人做事时可不是最好的了——
意味众人在共事时,最讲究合作,如果自我定位常是上诉消极的一面,当然不是最好的了。

最后,我认为此故事的作者用心良苦,除了以各国的特长与优势作比较,作互相赏识,且有取人之长,补己之短的用意和启示,并有兼容共识,达致世界大同的期盼。

星期六, 八月 27, 2011

正视男孩的危机

        正视男孩的危机

        星洲日报活力副刊有一则报导:

  • 国际组织OECD的学力评估(PISA)指出,在美国、英国、日本等35个发达国家,女孩的语言、数学和科学教育评分均高于男孩。
  • 美国《商业周刊》指出:从幼儿园到研究所,男孩变成弱势。
  • 澳洲教育部曾公布资料表明:男孩不仅在读写能力、学校投入、成就等方面与女孩存在差距,在出现纪律问题和被学校开除的学生中,男孩几乎占了绝大多数。
  • 马来西亚大学男女比例失调,阴盛阳衰:男生仅占全马大学的34.6%, 男女生的比例是35对65。
  • 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马来西亚,像美国的大学,男生仅占全美大学学生总数的42%。在主要由学业表现来作为评定标准的教育阶梯上,越往上走,男生越不占优势。
        个中促成的因素,报刊列明了以下几点:

  • 教育体系偏重考试,缺少体能活动,有利于女孩发挥长处,忽略了男孩的长处发挥。
  • 男孩身心成长基本上会比女孩慢两年,男孩的学习能力会落后于女孩。
  • 男孩的体质逐年下降,缺乏阳刚性。现代家庭的教养方式或偏于过于呵护男孩,缺乏给予运动,体能训练,意志力训练。
  • 男孩身心素质,外表坚强,内心脆弱,家长老师或会有忽略给予良性指导。
  • 学校教师阴盛阳衰,近于七八成是女性教师,男孩从小缺乏男性模范的模仿,或有小部分男孩倾向女教师女性模范的模仿。
  • 家庭与学校的学习环境整体上不利男孩的身心成长和学习成长。


星期一, 八月 08, 2011

公告

网友们,
         本博客一部分文章已加以修改或修饰,贴于新的博客(万维网的博客),其链接如下:
http://blog.creaders.net/pngsh/ 
欢迎浏览。新博客内还有一些其他的博客留言,欢迎阅读交流。

星期六, 七月 16, 2011

肖像画

肖像画




早期作品
绘于1988年 水彩淡彩画
(可点击放大图片)



星期一, 七月 11, 2011

率性的人——真的洒脱?

                            率性的人——真的洒脱?
   我们一生的好坏际遇,谁都无法预测,谁也不能好好在这些际遇的当时作出最适当的对应,我们都必须经一事长一智地吸取经验——经过一番心态、思想的调整,情感的调度,从这一个个的际遇,不管是好坏的
,从历练中得到智慧,稳健成长。

    率性的人,不喜欢预测自己一生的际遇,本着自己当时的性子看待事态,去处理事物。他有胆识,有成功的几率,即使失败了,就是笑看风云,一笑置之。
    多少人能如此洒脱处世,在自己的人生的路潇洒走一回? 

    率性的人,一生没有所谓的性情约束,所谓的纪律、道德,都是一个当下的性子作为标准,根本上是一个强大的自我在作祟,善意理事之际,是义气盖天,为人着想,忘了自己;意气用事之极,可一个性子耍到底,即使不是自私,但肯定是自我纠缠

    率性的人,在至情至性之际,蛮可爱,还是受人欢迎的。    
    率性中有善变的自我,年轻的心态都常受这一个心性的折腾,还蛮享受其中的苦乐,也许这是因为率性能实实在在地感觉到这样的生活,才能活出自己,为自己的人生留下一段精彩的印记,才不枉曾经是年少。

    跟年轻人在一起的人——父母、老师和长者,可有觉察这一种年轻人性情的存在
    这一个年代,与年轻人讲道德,反见不道德更多了,因为道德已被大家无知觉地抹上灰色的色彩,并不容易阐明道德可往崇高的人性发展,说出令率性的人感动的说辞。
    同样的,宗教也一样失去了吸引力,为率性的人的心性注入精神力量。

    人们的际遇的好坏极端,浮沉的过程,对于长者,他们多数走过了,也走出自己的率性,而且已走出一个康庄大道,现在我们社会的繁荣建设,就是一个缩影的写照。至于年轻人,多数还必须摸石过河,看一步走一步,看不清石头在那儿,可会掉进河里,唯有向长者学习,才能预见未来时代社会的康庄大道。
        
    当父母、老师和长者跟年轻人在一起,双方的沟通,存有某种僵局,那已不能简单地以代沟作为这个局面问题的中心来考量,而是应以一种人们心态的切割,不完整的人性的问题为中心,进行思考。

    必要的话,率性的人可以作这个省思:
    自己即使不想以某种思想来约束自己,不想以宗教来扶持自己,但是可有想过:只一味放纵自我,肯定有时会意气焕发,有时也会心神颓丧,何有洒脱到底?
    同时可有想过吗?
    在最坏的时刻,心神颓丧之际作感恩,往好的一方面去想;在最好的时刻,意气焕发之际作惜福,居安思危,往坏的一方面思考,是否这样做会是一种生活的幽默,个中存有洒脱?

    或许,感恩和惜福是必要的,因为感恩和惜福可以洗涤心中的尘世污染,加持率性的人在与人互动时产生良性的沟通能量。


星期四, 六月 30, 2011

三十年前西岭的胶园

三十年前西岭的胶园

我喜欢家乡的山岭
我更喜欢那一片胶园
每年炎热的正月前后
那是家乡热带式的秋天
胶园的落叶
不似枫叶的艳丽
不似秋天的清爽
唯有的热气
心中不喜欢
却无法忘记
那是家乡的风情
那是家乡的气息
足以洗涤心中的一丝尘埃
这叫自然
这叫朴素
你的名字叫西岭
我的故乡

透明水彩画 -- 早期本人的创作
此景已在后来的物业发展中变成住宅区


星期六, 六月 18, 2011

感情失落的联想——最终还是失落?

                           感情失落的联想——最终还是失落?                           
    感情的失落常叫人有一丝丝剪不断难以言喻的心绪,一方面是因为表白的欠缺,另一方面是表白可要有心的参与。
    可是即使有心的表白,人心不同,当人与人之间相处,心对心也会没有对位。

    一个男人与一个女人第一次在一个餐厅约会吃顿饭。
    男的在等着女的到来。只见女的一踏入餐厅,就被餐厅的优雅情调所吸引。
        “喜欢这里吗?
        “还好。
        “我喜欢这里。
        “你常来?
        “来过好几次。
        “跟人家约会吧?
        “是的,都是女的,每一个都只有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的约会。
        “我是第几个?
        “第六个,不过我希望我们的约会不会是前几个的那样。
        “为什么?
        “你不觉得这里的优雅就像我的心吗?男的很诚恳又期盼地说。
    这样的表白,有到心了吗?
    这可要看女的把心放在哪儿。
    每个人一生都在寻觅自己的情归何处,都在为自己的感情找一个港湾。多少人可否找到了,就要看他的心与另一个心的对位情况了。

    当我们面对自己的双亲时,可有想过家就是每个人感情上永远的港湾,只要还有父爱与母爱的存在,根本不需要更多的东西来肯定这个永远的港湾的意义。在父爱与母爱的存在中,父母的心不难地可以感受到。
    父爱与母爱、父母的心——美得让我们感觉家的舒适,即使家可能是破旧的;美得令我们感觉到安全无比,当我们受伤了,我们总是想回家疗伤。
        
    情的失落,都是因为自己的心在自己一天天的长大,被五光十色、绚丽的世界迷惑了,被周遭环境拉动心弦的信息困惑了,我们很容易跌入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开始追求无限性的消费——我们会拼命找钱来消费,买这个还要那个,拥有的东西过时了就换另一个时尚的,我们的心因欲望的无限需求,变得粗糙,变得这样的不细心,没有凝聚力,而不能再找回自己本来纯净的心,去感受父母亲的心,他人的心。
    自然地,人们的表白,可能也看不到心的参与了,人们的心在那已扭曲的思想感情的散发中跟着自己一样失落了。

    谁有想过:每一年的双亲节,父母亲可有感情上的失落?
    或多或少,我认为是有的。
    父母与我们之间的感情,也是常叫人存有那种理不清那一丝丝难以言喻的心绪,因为一家人的心已失去凝聚力,各人的心的对位已失去交汇点,因而家中各人的表白已逐渐变成空白的意味。

    谁会感受到这一个说法,谁就会知道真的要去好好地理解自己感情的失落,学习看待自己的心,进而才会知道每一年的双亲节,父母亲存有感情上的失落,不会因有母亲节、父亲节的庆祝而消除,而后才能知道要如何表白感恩于父母给予的爱。
    谁会感受到这一个说法,谁就会知道你不觉得这里的优雅就是我的心吗? 先前男的诚恳又期盼的表白,与我们所庆祝的双亲节,作为一个感恩的表白,可是一个形式化的心的表示? 

    我们应该从头开始,从我们对父母的感情上的表白,哪怕只是一点点的用上心:
               就为爸妈数一数头上的白发、
               就为爸妈提一提岁月中的感人往事、
               就为爸妈承诺一年不是用一天来感恩.......
    再以这样感性而美的心,面对他人,那会是一种会心的开始,爱的力量的凝聚,感情上失落的消失。

   人生中的一个个感情的失落,其实可从两方面来思考:

其一,人们一开始先失落于自己拥有的父爱与母爱中感情的肯定,就会失落于爱情和友情,还有其他的人事的感情;

其二,人们感情的凝集力度,在不知不觉中已被现今人们的无限性的消费主义打散了,我们不知不觉地放纵地或被动地让各种精致的消费物品占据了我们大部分的感情,我们有一种爱自己拥有的东西强烈过爱自己身边的亲人,我们拼命找钱来满足这种移位于消费物品的感情,同时无知无觉把自己珍贵的感情主要据点
——父爱与母爱移位了,因此其他的感情如友情和爱情,往往因这种移位于消费物品的感情的无形冲击
,变得波动不定而引发我们对爱情与友情的存在产生无意识的质疑,甚至于无意识地质疑感情的存在而开始变得冷漠,无情。
    感情的失落,就是那样难以理喻,不过是可以这样分析和理解的。

    对于感情的失落,除了会分析和理解,我们应该还要作出两种省思:

       一,我们要拥有一种感悟:
    感情的失落其实就是心对我们的善意叮咛,要我们知道感情的基础和正确方向在那儿,这不是理性可以完整解释的,不是理性可以为我们作种种的判断,决定和规划的,否则,人生的一切感情就如亲情、爱情、友情都会是形式化,公制化了。

       二,我们要拥有一种警惕:
    当今强大的理性思维挤压着感性思维的局面,可以在擅长理性思维的人士自我膨胀做着的布局中看到——我们每天在一种他们设定的游戏规则中玩游戏,玩得不亦乐乎,也玩得筋疲力尽,甚至于玩得丧失心神,我们一直在被他们的设计拉动中,为了消费而赚钱,为了消费而消费。即使在当我们可能稍微有一点意识到这一切的不妥时,广告会说服我们,打消这个不安的心绪,而且在社会中已形成的消费主义的超大压力也会拉动我们往这个趋势的方向前进。
    也可简单地说,当我们看到大家在想办法赚钱而拥有了这个那个物品,我们绝对是不能视若无睹,无所感觉,相反地我们一方面会加入众人的行列想办法赚钱而拥有了这个那个物品来平衡自己。另一方面,就在我们也有了这个那个物品之后,接着就来个与他人作高低的比较和竞争,一时如此,长久如此,我们最后就会流于只是为竞争而竞争来肯定自己,至于有钱也变成是人生最终的奋斗指标和意义取向。

    显然现今人们的人生意义已脱离传统人生的崇高意义,一来我们变得越来越忙于赚钱,二来也忙到心眼也盲了,心眼最终会被封闭于理性思维的狂妄布局中。
    或许,我们因此看不到:
当我们赚到自己要的这个那个物品时,这些设定游戏规则的人士已乐得赚上一个企业王国。
另一方面当理性的狂妄逐渐抬头,人类的欲望的自然性被制约,心性就会被扭曲,所谓的自我解放更是物欲横流。当欲望变得不自然,野性一定会大发,兽性跟着会压制人性,繁华的背后将会尽是狂妄和野性的人性的宣泄,逐而堕落。

    善于理性思维的人士,就以狂妄设定的游戏规则来为社会划分自己可获得利益的地盘,还一天天在蚕食社会良心的地盘。
    当人们开始走入另一个物资鼎盛的文明层次,是否就是一个人类心性成长的建设过程会开始面对一种群众性的集体失落?
  是否也意味另一个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在人们的集体失落中,最终因能走出自己的失落而将开始?
  我认为这个肯定的答案只能取决于每一个人的个人智慧。
     
    人们感情的失落,会否相对引发人性稳健成长的失落,家庭基础定位的失落,社会稳定发展的失落,文明崇高建设的失落?
    我们可作更多怎样的联想?
    还是最终引出更多的失落?
        

星期三, 六月 08, 2011

水彩大写意

水彩大写意

以中国画大写意手法表达树的生态与生命力


当我往上成长,我一定往下扎根。


树的扎根,表现了生命的本能意志。
人的扎根,表现了生命的自由意志。
活着,活下去——本能意志。
为理想活着,活下去——自由意志。
树的生命的本能意志,无意识活出自己,奉献自己。
人的生命的自由意志,有意识活出自己,照亮他人。

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先自私为己
自私为了活出自由意志
后无私为人
无私为了实现自由意志
人生
该如此扎根


绘画材料:水彩,宣纸

作画过程
写生-速写
构思
产生作画意念
调好色彩
一挥而就作画

星期二, 五月 31, 2011

父亲节迟呈的献礼——父亲的布巾

                                                父亲节迟呈的献礼——父亲的布巾



        当初画“父亲的布巾”这一幅画时,心中存有的一种复杂的感情心思,一直想以画意来诠释,不过,画了之后,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这个感受我好多年来都无从说起。
        这幅画后来几年也修了好几次,始终无法完成心中深处那份感情的倾诉,让它诠释在画中。
        这是一个郁结,一种父子情的情意结,说不上来的一种情感。
        毕竟是因为当时自己是太年轻了。

        人的一生,最不能完全理解的事物莫如感情。
        人的一生,最不能理喻的无奈也莫如感情。
        母子之情可以很感性、细腻到可在一言一笑,一景一物中回味了,再回味。
        父子之情可以很理性、粗糙到却在一言一笑,一景一物中平淡感觉了,还是平淡的感觉

        朱自清写的《背影》,父子之情跃于文章中,成功地把父爱的含蓄捕抓了,流露于文字中。像多数父亲那样,家父含蓄的父爱,在我自从读了《背影》,就能体会到,才能有所触觉到生活的细节中,可以细致地捕抓到父爱的存在,就在那种平淡中。
        
        话虽如此,我与父亲的父子之情,如果能以文字表达了,还是蛮觉得有一种牵强的意味
。行文至此,也还是觉得难以细说个痛快。

        我只能简单地说我的一个明白:
        在我每一个成长的日子里,父爱给予我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日中,都不尽是相同的感受。那是因为父爱是伟大、崇高的感情,所以才能在心中孕育一个又一个不尽相同的感受,不管是在任何的一个时日中。
        就以伟大和崇高的意义,那是包含了平凡中的不平凡——有秩序、纪律、道德和美德的生命内涵,一一地通过生活反映出来,在他活着九十四的光景中,赤裸裸地体现,活脱脱地在身教这个人生道理,让我的心获得无限力量的加持,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我们都爱埋怨人世间人心的善变,可有想过这一个心——父爱,是不变的?
        我们都爱寻觅心灵的力量,可有想过这一个心灵的力量——父爱,是存在平淡中的?

        昔为人子,今为人父,父爱就在为人子,为人父的感情之间来回体会;在内心深处浮现出表面感受,为人子与为人父的父子之情究竟像什么?

        或许我明白了,这是有关多年来一面面布巾的故事——父亲常以一个面粉布袋剪开来的一块布当毛巾,洗澡后用它不知抹干了多少遍的身体,洗了又洗后变成洁白的布巾,从年轻到年近百岁的他不用了多少块这样的布巾,我曾好几次想换一件毛巾给他,他却淡淡地说:还是布巾比较好。
        昔为人子,我就以为真的是布巾比较好。
        年轻就是这样不识愁滋味,当然关于生命的内涵,最主要的是亲情与爱,更是不懂的。

        今为人父,如果我与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事情同样在发生,我想我也是会说:还是布巾比较好。只是那个“淡淡地”,我可模仿不来!

        我也心里明白:
        就是“只是那个‘淡淡地’,我可模仿不来”的意境,常叫我把这一幅画——父亲的布巾,修了又修,不管怎样修也修不出来,至今也没把它画好。这个意境,其实就是我的心要表达的父亲给予我的父爱。                                                                                           
        就在这么多的时日后,过去一直修不好这一幅画,今日已修好了,因为我已懂得用上心去画完那最后的几笔,就在心中完成它,反而倍感圆满。

        爱在于用心的奉献,不在于形式的表达。人一生庸庸碌碌的追求,曾几何时可体会到?
        几十年后的今日,我才体会到。
        我体会到的,就这么多——平淡——两个字。

        仅以此文怀念我敬爱的父亲,即使这是父亲节迟呈的献礼,我相信老爸会有所感知。
        今年的六月是圆满的。
        心中感恩,心中欢喜。

        愿大家有一个圆满的父亲节。



       

星期日, 五月 29, 2011

心想些什么

                         心想些什么

        人之与动物不同,在于人能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还能想自己在想着的那些什么。
        常人与智者不同之处,在于智者能想自己在想着的那些什么,并且想出一个道理来。
        平常想的些什么,可说是简单的思想;有时在想自己想着的那些什么,就是思想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反思。

        当我们能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还能想自己在想着的那些什么,我们对于那些想着的什么开始有觉知,这个觉知可带来思想的苦恼,也可带来思想的乐趣。因觉知而思想有了苦恼
,那是身为人的一种成长了要面对的历练;因觉知而思想有了乐趣,那是身为人的一种长大了可获取的幸福。
        人生的苦乐,就因此在成长中历练,在长大中感受幸福。

        心想些什么,不是我们可以预知的,不是我们可以阻止的。
        不过,我们可要先有预知,不要阻止地,好好想这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想东想西的,天马行空地思想,幻象个爱丽丝梦游世界,这可是蛮轻松,蛮写意的事,可是这个心眼可真打不开啊,就因为读了太多考试的书,也因而轻松不起来了,即使考试的书可放下不用读时,也一样轻松不了了。
        这常叫人们苦了一辈子,常叫吃了这个苦的人想都不敢去想这个苦,可是吃了这种苦的人却坚持要他的孩子、学生去吃这种苦。因为他没有觉知自己心想的那一切都已变成一个惯性的想法,在引导他一辈子作如是想。
        常人常作如是想。
        伟人却是不按牌理出牌的想。

        一个人从小就爱想东想西的,天马行空地思想,幻象个爱丽丝梦游世界,是一件好事。
        爱因斯坦曾说:现今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还能保留一丝的想象力,真是一种奇蹟。
        比尔盖兹 Bill Gates 不念完他的大学课程,是不是他已有所觉知的想他想的是些什么?

        读到这里,你在想些什么?
        想一想你现在想的是一些什么,或许你开始苦恼了,别怕这种苦。当一个人能苦尽甘来时,每当他独自在想些什么时,真的是一种人生难得的幸福。




      

星期六, 五月 21, 2011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这句话是达尔文说的。
        他的伟大著作《物种源始》阐释了生命的起源,还摇动宗教在这之前对人类的影响力,他把人类的生存意义和生命内涵放在生命的起源上论述,让人类的心智成长的焦点偏离自由意志,无知觉地放弃心智成长往崇高性的选择。
        心智成长崇高性的选择,即是作心性真善美的追求和体验,与人们现实生活的追求——只为了物质需求的满足和本能欲望的满足,都是人类心性成长的上下阶段
 
        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态就是如此上下矛盾,如此上下激动——上为自由意志的向往,下为本能意志的驱动。人们的生命如此上下起伏,一摸不着“上”的心路历程,掌握其规律,就会往“下”而为。
        因此,现代人看待适者生存的意义,只要一含糊不清,就只有往下,并无往上的生命内涵的感知。

        当今人们的艺术品味和思维能力,是只能接受有包装的形象设计,不需要内涵,就如现今的演唱会的演绎手法。
        人们做一切事情,如谈恋爱、搞事业、求学问、拼赚钱等,都讲究快:要快的表现,慢的就是out;要快的发展,慢的就是会淘汰;要快的收获,慢的就是落伍。
        这些现象,是不是人们对于适者生存的意义,应该包含着人类心性成长的上下阶段的理解,少了觉知?
        所以就只有往下,并无往上的生命内涵的感知?

        人们不了解由下而上的生命内涵发展是需要长久时间的考验,从古至今,历史一再告诉我们每一个年代,各个思想文明的建设与毁灭,都离不开这个由下而上的生命内涵发展。
        现代人应对这个由下而上的生命内涵发展,有往上的意识和要求成长,但是显明地往上的成长是开始面对自我没有良好心性的扶持,有上不了的焦急精神状态,或许这是一个原因造成现代人精神病例,忧郁症等病症的增加趋势。这也同时显示现代人的心智是还没有到达成熟的阶段。
        如果是成熟的话,就以国家方面来说,世界各国就会很理智地去共同努力,同心合力解决一切现有的世界问题,可是世界各国却在互相推卸责任,始终没有共识,纷争不已。
        就以个人来说,一对夫妻如果是成熟的,他们是不会很容易被情欲驱动而闹家变、婚变的,他们始终会理智地用一生一世的时间,无怨无悔地去建设好一个家,让孩子不会面对单亲家庭的苦痛,不会给孩子将来留下种种的后遗症。
        因为个人不能成熟地面对生活,而多数人也如此,社会也因此不能拥有变得更成熟的条件,多数社会不成熟,国家与世界也会处于一种不能发展至成熟成长的阶段,改写过去的历史——在上上下下的浮沉中。

        如果我说人类的心智成长目前是在青春期,就意味着人类像一个充满活力、干劲、积极进取的青年那样——对于本能意志还有无限的憧憬和遐思,情欲的需求是免不了,物质享受更非有不可;对于自由意志的探讨和寻觅,创作的需求是炽热的,胆识表露更是非有不可。

        如果人类心智可以迈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就是表示青春期的焦点关注,是会着重自由意志的探讨和寻觅,会把胆识表露在创作的需求上,而不是停留在本能意志——情欲需求,物质享受——无限的憧憬和遐思。

        因此,我认为适者生存的蕴含意义,对这个时代的人的启示,就是不为本能意志的驱动而有所迷惑,而是体验和看清迷惑,是要从中走出来,以自由意志建设心性的稳健成长,迈开踏实的脚步往心性成熟的方向前进。
        
        适者生存的意义,应该是如何当一个成熟的适者,优秀地生存下去,那也是包含了人性的提升,动物性的超越的实践,好好地学习做人的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