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 二月 28, 2011

让孩子赢在起跑上(二)——看一看好看的东西

让孩子赢在起跑上(二)——看一看好看的东西

好看的东西经常令人看了赏心悦目、心境安宁。
好看的东西看了不会令人心猿意马,想入非非。

什么东西是好看的?比如图画、书法、大自然、花儿........
人为的东西、自然的东西,都有好看的。

人一出世时,就会睁开眼睛看这个世界。看着这个花花绿绿的世界,不为所动、或有所动,一直到老死。
多少人有想过我们的一生际遇或多或少是跟自己所看到的东西有关系——这个有趣的问题。
佛家说攀缘,就是眼一看,心一动。那一看,那一动,可就动了写下一个故事的冲动,年少情怀,少年十五二十,无一不是故事的好材料。就这样从年轻开始写,一写就写到到老。
真是人生如戏,我中有戏,戏中有我。

多少人有想过一个人一出世,常看好看的东西,这会对他有多大的影响?
谁有想过这个问题?佛说了这个道理,孔子也说非礼勿视。

说真的,中国人老早就明白这个道理,非礼勿视所谓的“礼”,就是好看的东西。
可是我们从小什么都看,还一直以为非礼勿视的“非礼”是指色情、暴力之类的东西而已,“非礼”可是指不属于好看的东西。
不是好看的东西看多了,就不会想看、欣赏好看的东西,只想看令人心动的东西,生活的品质、品味的要求,就这样成为人的一生的视野的定位,一生追求的目标。

现今世界的东西,令人触目心惊、心猿意马、想入非非、荼毒心灵.......太多了,且千变万化,又太快了,快到我们还来不及消化当前的,下一分钟就出现第二个、第三个.......
纵观这个现象,可见我们是被套住了,小孩的状况更令人担忧。

既然如此,那么就少看好了,少看光碟、少上网、少看电视.......行吗?不行。
不行,那么就来个自我监控,来个为孩子作他控。这是事半功倍的。

我们误解了非礼勿视好几个世纪了,该亮开心眼,学看好看的东西。

犹太人的妈妈给孩子喂奶时,她会买一套多种色彩的奶瓶给孩子用,她从小就教孩子看好看的东西,从色彩到名家美术作品。真了不起啊!这才是智者见智。

让孩子赢在起跑上,多看好看的东西,必要吗?

星期日, 二月 27, 2011

Scenery of Serdang,Malaysia 故乡西岭景色

我的故乡--西岭
湖边小筑
野外飞鸿
禾香何处
秋景幻象
永远的胶园
黄昏惊艳
乡间一隅


湖边的小木屋,简陋但淳朴有致,一见就一口气速写,而后以油画刀沾水彩作画。
我喜欢这幅画的线条。


不知来自何方的候鸟,停息在矿场上。
偶遇时就马上捕捉其形态,以不透明水彩作画于宣纸。

山下远方的稻田,吉打州的特色,相对起伏的山岭,别有一番情趣。
水彩+宣纸

那一片树林,我以秋的幻想画下了。
水彩+宣纸

这个胶园现在虽已变成一个住宅区,但它永留我的记忆中。

那一抹艳红的夕阳,令人迷醉。
夕阳红醉了人。


乡间的夕阳、小屋,都可入画。
取景千选万选,还是故乡的好。

(   纯属本人创作,请勿作任何商业用途。)



星期六, 二月 26, 2011

Awarded art piece 我的得奖作品--1986年

绵绵山色


绵绵沉静
绵绵诗意
山色绿了
山色红了
沉静难为了色彩
诗意透不过红绿
山色老了
绵绵的
绵绵的
尽在不言中

此作品荣获1986年第二届马来西亚全国新人奖绘画比赛优秀奖


Mural of animal 我的壁画(1)


我的壁画----漆画           地点:西岭小学 






 
绘于1996-1999年

From realistic to abstract 我的美术作品(1)


跨越写实--写意--抽象各种手法的美术创作








欢迎观赏,请勿转载作商业用途。

星期五, 二月 25, 2011

窗里和窗外

窗里和窗外



                                  窗里似乎有传过来一阵阵孩子的嬉笑、叫骂.......
                                  窗外似乎有抹不去一丝丝岁月的斑驳、烙印.......


                                  人生的过程就在窗里和窗外
                                  在窗里时会看不到窗外
                                  在窗外时会看不到窗里


                                  人生的智慧就在窗里和窗外
                                  在窗里时要会开窗
                                  在窗外时要会闭窗


                                  人生的幸福就在窗里和窗外
                                  在窗里时要常传来一阵阵孩子的嬉笑、叫骂.......
                                  在窗外时要常抹去一丝丝岁月的斑驳、烙印.......

                                  注:混合水彩画,80年代旧作
                                          老家(西岭)的一扇窗
      

         

让孩子赢在起跑上(一)——听一听好听的声音

让孩子赢在起跑上(一)——听一听好听的声音

    一个师范大学的英语系讲师指导学员时说:“教小学生英语的老师一开始上课,就以英语教学,是必要的,因为如果老师一开始就以自己的母语----华语,兼同英语的方式来教英语,学生会偏向聆听华语(自己的母语),以间接的方式来学英语,老师说的英语的声音就会成为学生的大脑在聆听时认为的噪声。”
   
    飞机的引擎声,划过玻璃的声音……我们都知道这都是噪声。我们却没发觉还有另一种噪声:那种声音是我们从小就很少听过,又相对于自己从小就习惯且中听的声音。比如,小时候我们常常听到的声音,就是妈妈的声音和我们习惯听和说的那一种方言,长大后一听到别的方言时,会觉得不习惯而觉得别的方言类似一种噪声。
    我们再来想一个问题:为什么多数人一听人家说教,就满口以讲耶稣、阿弥陀佛、阿门来个冷讽热嘲,无意听教?
    如果我们认为原因是嫌烦、或是我们自己已认定听教是无用的。那么,我们只是看到事实的表面。其实,是我们不习惯听说教的声音,内心已在抗拒它,觉得它是噪声。因为我们已习惯听反说教的声音,从小满脑子已是是非,我们也习惯听道德层次有灰色地带的声音。

    孩子听惯的声音,对一个孩子的心智成长,存有的影响,究竟有多大?
    好听的声音,从小就听惯,对一个孩子的心智成长,又有多大的作为?

    我们并不知道,我认为犹太人已经知道这一切。

    我们不知道好听的声音,如:古典音乐、天籁、讲道理的声音,对我们有多大的影响,我们不知道从小就习惯听好听的声音的教育效应。
    从小,或许只有犹太人会刻意让孩子听古典音乐,我们却自由自在听各种各样的声音。犹太人教育孩子的典型方式,每每在孩子是婴儿时就开始让他听古典音乐,一直到他长大。
    从小,犹太人的妈妈就严格教导孩子犹太教的教义。
    妈妈的声音,是好听的声音。妈妈说教的声音,更是好听的声音。对于婴儿完全开放的心灵,妈妈的声音毕竟是能留下深刻的烙印。
    试想,我们寻找对象时,有没有妈妈的影响,而后,我们或能发觉这一个影响而为自己真正要找的对象,重新再作一番寻觅   
    犹太人的人口,只占全球各族的人口很小的比例,但是,他们在各领域的专家或博士人数,却占最多数。
    这跟犹太人妈妈从小让孩子听好听的声音有关。
    根据有关脑部的研究,常听古典音乐能令人心神安宁。人在安宁的时刻,往往最有创意
,脑内的开发最为活跃。人的脑部有关听觉的区位,与其他感觉区位相比,是相当原始的部分。这个原始区位从小处于安宁中,对应于其他较后进化的感觉区位,应会有良好的刺激作用。孩子的心智良好成长因而会有很大的帮助。
    再者,犹太人从小就习惯听教,相比任何一个人长大时才开始听教,所受的教育的效应应该会更好。

    听一听好听的声音,是重要的。
    我们是否应该让孩子从小就听一听好听的声音,别让孩子输在起跑上?

更多阅读: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806/16/2633_656970.shtml犹太人成功之谜

星期四, 二月 24, 2011

世上最超级的智能电脑系统——心

世上最超级的智能电脑系统——心

心是什么东西?
今日心血来潮之际,顿觉心就是世上最超级的智能电脑系统。

我们不同的心念转变的速度,相信是无从计算,而且每一个心念是由众多的念头组成。
佛说一转念已运转了960次,我们自己设想一下,这有可能吗?
我相信佛说的。
当我们有知觉自己的转念,那是有意识的,即使当时我们能抓住自己的心念,可是也会觉察同时有太多闪现的念头,异常干扰。
另一方面的同时,我们的潜意识不知有多少的转念——吞口水、眨眼、一切身体的功能运作
,一切习惯的每一个小动作.......

心可以天马行空地在过去和未来奔驰,许是转念之间海阔天空,许是一念之差身陷地狱,创作或破坏,谁都无法预期。

万物唯心造,这世界的一切何尝不是每一个人的心思的杰作。

根据人类大脑研究的发现,人脑的记忆容量相当于一个大型图书馆的所有资讯容量。
可是头脑并不是心。
我们只能说头脑是心的硬体,心是头脑的超智能软体。
试想,植物人是头脑当机的人,但是头脑还是能在人没知觉下操作生命的所有机能运作
,因为人的头脑还有一个超智能软体——心,在指挥头脑运作;电脑当机时,电脑就暂时不能操作,因为任何一种电脑,甚至于超级电脑,也还没有这个智能软件系统。
如果心能主导头脑,心还可提升头脑的结构和机能。
这是可能的。
毕竟这人世间是存有太多我们目前人类心智不能解释的事。

说到这里,我的心还告诉我:何止如此而已!
心可被研究的,上面的表述,许是心的理性方面的假设,心毕竟还有其感性、意象性的一面


我的心还说:不止........
心还有一个超心理学、超物理学,没有过去和未来,只有当下........

只要我们不再只相信头脑告诉我们的,人在心在,人心一体时,心的奥秘、真善美,是可体验到的。
现今人类的心灵被头脑捆绑,被自我困惑,心被自我放逐,许是心太难以认知,许是我们太相信科学。
未来美好的世界,是需要我们去认知我们的心,以我们的心来建设。



Pngsh: 第三个十年的感想

Pngsh: 第三个十年的感想

星期三, 二月 23, 2011

十五岁后变聪明上进的秘密

十五岁后变聪明上进的秘密在于大脑皮质的前额叶会在十五岁时完全发育成熟。
    根据二十多年来我观察我的学生的心智发展状况,我发现其中一些后进生和行为有问题的学生,上了中学,其学习表现或学习态度有显著的改善,甚至已有一部分的学生竟然能考上大学。起初,这个情形真叫我纳闷,也促使我去寻觅各有关学术的解释,一找就找了十多年,后来我在《大脑的秘密档案》295(1)看到以下论述:       
      1 眼眶额叶皮质:负责抑制不适当的行为,使我们不成为欲望冲动的奴隶,能够放弃眼前报酬以换取长远利益。   
      2 背侧前额叶皮质
:使我们可以把事情保持在脑海中一阵子,并可以操控讯息以形成计划或概念。                          这地区同时是决定事情的轻重缓急的地方。
      3 腹内侧皮质:感受情绪、使知觉产生意义的地方。        

                         


    原来这个前额叶皮质在十五岁才会100%发育成熟,这就是十五岁后学生开始变聪明上进的原因。当前额叶皮质在100%发育成熟后,一个人的行为就会有上述的论述123的特征。
    不过,还要确保这个学生是在没有受到任何人格建设方面的伤害的前提下,他在家长老师有爱心的教育呵护下成长,以及给于机会让他去实现一个可预期的目标,并时常给予短期和长期渐进评估的肯定。
    当我知道这个原因后,我告诉学生这个事实,这个解说对学生都能产生一定性的影响,他们散漫的学习态度也能在老师或自己的调控下逐渐地改善。
1. 《大脑的秘密档案》作者RITA CARTER 洪兰译

补充说明 :有关皮质前额叶的资料    17-2-2011
节录自《脑内污染》冈田尊司著   彭建榛译  188
1.眼窝上部(即1.眼眶额叶皮质)可控制感情和欲望,并压抑不当的行动,它与避开危险或麻烦之间有着相当深的关系。
2.背外侧部(即2.背侧前额叶皮质)拥有一边尝试错误,一边带有目的的行动完成的能力。智商指数(IQ)与此背外侧部的功能之间也有很深的关系。  
3.腹内侧部(即3.腹内侧皮质)的功能,与能温暖的关心、体贴他人的这种同理心及社会性有所关联。此外,根据最近的研究,考量短期性和长期性的利益后所做的行动都与腹内侧部有明显的关联。
即使IQ指数高,但眼窝上部与腹内侧部的功能出了问题,就容易引发行动及感情控制,或是同理心、社会性方面的问题。

问世间爱为何物?---为要成为有情人而写

    爱始终不能圆满,因为有恨。凡有对立性的一切都不能圆满。这是凡人的爱。
        爱可能最终会圆满,如果有慈悲。这是菩萨的爱。
        世间的人追求爱,同时追求圆满,因此可见不得法,迷惑一生,难得醒悟。

        爱是有情的,但不是有情欲的。
        有情的爱不会只想占有对方,有情欲的爱却想占有对方。男女之间看不清这一点,爱情最后会变质。
        所以,天下有情人最终难成眷属。

        懂得爱的人,是智者,不被动于对立、情欲中。
        每个人憧憬爱,都想谈一次轰轰烈烈的恋爱,其实,不是为了去找个心爱的人,而是内心需求一个圆满。
        有恋爱过又失恋过的人,最清楚爱的圆满是短暂的,在意圆满最终是失望的结果,人始终是凡夫俗子,有情就会有欲,一些人会因对方的占为己有的心态而退缩,这个恋爱最后不想再谈下去。除非接受被占为己有。
        人们多数不懂得爱。

        菩萨懂得爱,因为能慈悲为怀。
        你我都懂得爱的时候,就在你我都努力去做个好爸爸或好妈妈的时候。
        父爱母爱都是圆满的。

        毕竟恋爱是人永远的轮回,要让人去受历练,去感悟其中的奥秘----爱情不能圆满,但是人们却无不追求爱情,为了体验那一刹那的圆满,难道不是为了体验那一刹那的涅槃。
        人自然好求圆满,恋爱就是人人追求圆满的一种形式,而母爱父爱是人人实践圆满的另一种形式。

        爱是有短暂的佛性的升华。
        爱是有永远的凡夫的轮回。
        爱可令一个人变得有智慧,也可能沉沦。
        恋爱过的人,要认清其短暂、永远的面目,一个是凡夫,一个是菩萨。
        所以,不愿天长地久,只求曾经拥有。

    众人谈了恋爱,做了人家的父母,就要学会看清爱的面目。爱的面目能看清时,就能感受个中的幸福。

        你看到了吗?

星期二, 二月 08, 2011

树1

水彩画  绘于2000年

我把树的形象,作一部分色调和光暗程度的抽离,以点线面的手法作个人意象性的描绘,再用水彩随意地渲染和重叠,尝试一种新的创作。

步骤:1  树的具象素描练习
            2  多次尝试以水彩速写
            3  在心中构思和布局,等待想动笔绘画的冲动
            4  一挥而就完成这一幅作品


请网友尊重本人绘画创作版权,勿转载作商业用途。

星期一, 二月 07, 2011

第三个十年的感想

        人生只有几个十年。
        最宝贵的一个莫如年华二十的开始。
        二十的始末,是一个备受考验的年代。个人常在情感与意志、事实与理想的冲突中,作出选择,按下一生方向的钮掣。
        一个成功的人生的基石,是在这个时候打下的。
        二十的始末,有冲突是必然的,是激烈的,也是作出选择的黄金时期。可是好多人只有很感性地面对它,缺乏理性的认知它,错过了良机,没有为自己的人生旅途迈出稳健的起步
。也许是因为年轻的心灵常经不起感官的享受而迷惑了;也可能是天性使然:我不愿意做得太好,因为那种代价的付出太大了,再不然就是我怕做得太好,因为那样会很孤独。
        即使每个人的际遇都不同,但能在苦难的环境中走出一个春天来的人,一定是那种知命而不认命的人,也是一种已获得生命自由意志的人。
        自由的呼吸,非常可贵。
        如果年轻的心灵能体验到生命的自由意志,更是难能可贵。
        这种体验在生命面对重大的考验时,如一个病重却能坚强地生存下去的人、一个心灵破碎却能积极乐观地生活,在这些人身上是可看到的。
        年轻人不应该迷信命运,即使是多思考命运的存在,都是一种浪费。
        经验世界固然充满各种诱惑、苦难和打击,人应该比其他生命有智慧,能更勇敢地面对它,能以理性的反思,走进思想世界,寻求个中的规律,掌握自己的一生。
        在踏入二十的尾声,另一个十年的开始,还是要在一连串的大小冲突中去作选择,不过所谓作选择的意义,是对生命的自由意志,体会更多的内涵。
        生命的内涵越有深度,平凡中是可看到其不平凡。
        因此,我相信:人生是始于四十。

星期日, 二月 06, 2011

         树的礼赞  
    当我一直往上长,我一定要往下扎根。
       树,一开始就给我这样的启示。
       我在1982年第一次出外写生时,触目所及故乡乡居大自然的光与色,我迷醉了,却很快化为恐慌,我不知如何下笔,也开始对艺术大师达芬奇的见解-大自然就是艺术家的最好的老师,产生疑惑。
       在写生时,不知多少次想此作罢的念头,内心交战之余,是树,她无数次,不经意地展现其在艳阳微风细语中的英姿焕发,又在北风中尽显一身的傲骨,这活生生的生命,一直在向我解说生命与自然的意义!
       因为她,我加强作画的信心,而后逐渐能找到开启大自然奥秘的钥匙,从光的漫步,我看到色彩;从色彩的层次中,我找到线;从线的延续变化,我看到面.......
       我看到中国画和西洋画的艺术语言,是对立,也是统一的。
       我的感觉与知觉,充满了矛盾且又不停的运动,的确是烦人,也是一种考验,同时一直在檫亮我的眼睛,让我看到内心中不同层次的精神面貌,艺术与创作就因此有所体会而产生了。
       人要是能有这样的感动,就能成为艺术家。  
       树,常给我带来感动。二十多年来我自修绘画,寻找自己的绘画风格是孤独但并不寂寞,在眼高手低和手高眼低反复的肯定和否定的心路历程中,来到一个又一个的十字路口,我非常了解:当我一直往上长,我一定要往下扎根,我才不会迷失方向。

       长年来如一日,我坚持为树作更多的礼赞。


(本文及作品曾在本国星洲日报刊登)



灵性的体验

灵性的体验


聪明的人、相信科学的人会质疑天地间的能量的存在,这并不奇怪。
当我年少时也不相信这一套,自己即使是在平和心境时也难有觉察,就是有所觉察也说不出这是什么样的感受。
每逢新年期间,总是到处喜气洋洋的,人们的心情如无太坏的事影响,心情都会转好的。
这股洋溢的喜气就是天地的正气,这时不只让人们的心情都会转好的,还会启动人们的善性能量,让人们有所得到启示,看到前进的方向。

这是一种灵性的体验。
天地宇宙总是散发这股正气,善待万物,爱护一切的存在。
人类在没有科学之前,都会有这种灵性体验,自从有了科学和逻辑思维作理性思考后,人们便只有人类经验,自我膨胀之余,兜兜转转,浑浑噩噩地过日子,无知无觉,迷迷糊糊地过一生。
我们常说:  一个人能活出自己,便可活得精彩。
其关键就是我们能不能感悟和拥有这一种灵性的体验。
行善更是完全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