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四, 十二月 29, 2011

慢了,怎么办?

慢了,怎么办?

        小时候,做事慢了真苦:
        吃饭比人慢,一定会被父亲责骂。
        做工比人慢,一定会被长辈斥责。
        学习进展缓慢,一定会招来老师,还有父母一顿骂。
        谁慢了,从小就知道会让人家如此急,自己也会急。
        相信好多人都有其中的一些体验吧!

        慢了,具体的表示会落后于人,不比人家强,将来的日子会不好过。
        急了,显示“具体的表示”好像会变成极有可能的事实,令人担忧害怕。
        慢了,急了,可是生活的一大问题。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慢了加上急了,于事无补,反而添乱了。
        我们或许都有这样的经验,慢了,知道急了会于事无补,不急了,心思一静下来,就能去想方法,之后就有方法去追上人家。
        慢了,能心平气和面对事实,其妙用不会少的。

        面对这事儿,其实我们也有一些理性的意识。
        慢了,急也急不来,急了反而更加慢。
        我们也知道:不怕慢只怕站。欲速则不达。
        有理性的人,都会不急,都会心平气和去想,找一找促使慢的因素。
        这个促成的因素,恰恰就是“站”。
        “站”表面上表示我们没有移动,但是没有移动对于生活的现实意义是不可能的,身体不可能不移动,心念也不可能不移动。
        “站”如果说是有所举动后,又无奈地回到原点,我们认为这个说法较为开放,可让我们去作个全面的思考。
        偏偏在于这两个“站”的观点中,个中常存有一个交叠观点的盲点,如果没有加以厘清,就会动了之后无奈地回到原点。

        我们可作这样思考:我们在赛跑时,我们落后于人,这表示我们慢了,我们可从自己与比我们快的对手之间的距离作判断,具体理解慢了多少,还可进一步判断自己的实力存在能否追上,跟着超越对方。
        这个举例,是个直线性的想法。
        在生活中,对于一切我们比人做得慢的事,我们都极想自己不会比人慢,落后于人。可是,一慢了,我们要追上对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生活中的事,并不是可以如此以一个直线性的思维来思考出一个解决的方法。我们在现实的生活中,凡事都不像在一个跑道的赛跑,反而是像一个在森林中的赛跑,如果对方已快达到终点,而我们只能凭对方的脚步声判断自己的落后,如果我们要追上对方,唯有以自己与对方的直线距离来追上,或许还有实效,因为方向对了,距离最接近,偏偏在森林中是无法看到直线的距离,说不好我们追了又追,可能还在兜圈子呢!
        我作出这个分析的比较,是像说实在地我们常在直线性的思考上犯傻,也因为是我们根本没看清这个盲点,结果累坏了,也快不了。

        孩子学习慢了,我们是否如此犯傻带他兜圈子?
        我们自己落后于人,慢了,是否也如此犯傻兜圈子?
        还有其他的种种事件……

        慢了,如果要追上对手,不是靠追,而是要爬上一个可眺望到对手位置和移动方向的居高处,一能站上这个高居点,就可以判断真正的直线距离和方向,作为跃进的参照。
        这个高居点,我姑且说是属于理性思想的分析。
        理性思想是属于一点接一点,线性的思考,就如作答数学习题,一个步骤接一个步骤的作答,不过,我们千万别以为有理性思维,就能解决生活的问题,因为生活的多数事情,并没有像数学的逻辑性,只有一个肯定的答案,生活中的事物,如果没有来到最后关头,谁也不能作准会是何种结果。
        如果我们就以考量每个可能性的发展,甚至于为种种可能性的变局作预测与应对方案,作出一个诸多可能性的理性分析,或许还可算是办法,这就像在高居点上环视眺望实际情况,或许会比较容易找到捷径,减少摸索,省下时间,即使慢了,不就可能开始快了。
        摸石过河,恰是这样的尝试。

        凡事慢了,要改革,求进步,可说是人之常情。
        慢了,如果是关于众人的事物,想要来个改革,即是来个革命。
        革命会否带来进步,有时会进步,有时反而是破坏。
        革命毕竟是牵涉众人参与求取社会的进步,可是众人的心思不可能一致,高居点也不同,当一个煽情,一个激情基于落后了、慢了的焦急,高昂释放了,人们就像在森林中赛跑,乱窜一番,乱局由此而现。
        上个世纪能一呼百应的领袖,于今似乎也成了绝响。过去能一呼百应的领袖,其魅力似乎与他看局势的高居点,容易得到居下的人呼应,所以能轻易地居高而领导。
        当今世界多个的改革乱象,可否因为慢了,急了,各个山头的高居点多了,临下的人看得眼花了,群体的行动或有乱窜的局面,而成乱局。
        这一切的一切,皆因谁都怕慢,怕比人落后;皆因怕而焦急,自己先添乱了。

        慢了,怎么办?
        龟兔赛跑,又可给我们什么新的启示?
         

星期五, 十二月 23, 2011

恋爱唯美——恋爱婚姻系列(一)

恋爱唯美——恋爱婚姻系列(一)

        唯美都是艺术家最介意的事,但不一定是常人介意的事。
        艺术家常有唯美的感悟而创作,但不一定会理解唯美。
        所以常人与艺术家的谈恋爱,区别在于艺术家会比常人感性感人一点,但不一定比常人懂得谈恋爱。

        唯美基于心中的运作,与相对的物体产生共鸣,引起心中的感动而令人感受生命最美好的一面,艺术家因而会产生创作,常人则会有一种美好的感觉。
        如果对着的物体是人,那么,那是恋曲的谱起,让一个人,不管他是常人还是艺术家,都会想与对方谈情说爱,谱成一段恋曲。
        如果两个人心对上心,心心会相印的,谈起恋爱了。
        恋爱的确唯美。

        恋爱是唯美的,美到不能参入人间的一丝柴盐米醋,美到生活只是两个人的世界,挤不进任何一样东西。美到生活只有水,没有面包,都可活下去。
        就这种美的境界而言,有点类似修行人修行的某个境界,不同的是常人的美只限于两人之间的感受,修行人则是一个修行层次的完美成果。
        谈过恋爱的经验,或许可助于修行境界的体悟,却有存在同样类似境界的不可执著。
       
        谈恋爱是每个人一生最美好的人生大事,但确实是不可执著的大事,因为谈恋爱讲究心对心,而凡人的心肯定是善变的,人们应该放潇洒一点看待恋爱:但愿曾经拥有,不求天长地久,不然执著了会是无限的痛苦。
        每每谈过恋爱的人,十之八九,并不能如此潇洒,只因我们没有意识到:
        其一,恋爱是唯美的,这种美不能长久停留,只有艺术家能让这种美变成艺术品而让美停留,或许所创作的是一出戏、一本书、一首曲子、诗……,始终过去的还是过去了,一切都无法停留,刻意之举,徒留戏终了的荡气回肠,情长未了空余恨。
        其二,我们常常把恋爱当作是唯善的,如果我们希望把自己谈的恋爱化为一个圆满来追求,那是不可能的,凡人的心善变,人还会老,而生活中的种种角色扮演,不可能就一世人只是两人可以如此维持一个坚持谈恋爱的角色。

        恋爱的完美结局,可由恋曲转换为结婚曲。
        我如此说了,相信很多人会反对,因为很多人都说婚姻就是恋爱的坟墓,我认为那是因为我们一方面把恋爱的唯美,当作恋爱是唯善来追求,另一方面婚姻是唯善的,我们当作婚姻是唯美来实现。

        噢!我的天啊。难道是这样的吗?
        下回再来谈一谈婚姻是唯善的。


星期日, 十二月 18, 2011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这是可发自每个人自己内心的话,一个智慧的引导,寻觅明灯的指导,一方面给予父母自己,另一方面给予孩子。

        我可以确实告诉大家,如果我们在教育孩子,都会在心中问上这一句: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那么我们是已有觉知地去关注孩子心性的成长,或许更是能觉察孩子心性的成长,并且能给以孩子进一步的前进指导。

        教育专家的种种教育理论和方法,都有一个设定的条件和时间,所以学校的课程,以几岁上那个年级,读什么书,一般上在每班学生当中,一定有优质、中等和后进的学习表现,还有少数超常和异常的学习个案。
        不管学生资质如何,最后能完成大学或作出更卓越的表现,或者是长大后有某种成就的学生,不一定只限于优质生和中等生,每一个学生都有机会。
        教育专家的种种教育理论和方法,不容易以办全人教育的学校来实施,学校给予每个孩子的教育成果的肯定,只有偏于理性思维程度的肯定,不代表孩子的完全心性,不代表成绩好就是心性好。
        理性思维程度好或成绩好的孩子,肯定都有机会成为专业行列的人士,但不一定会成为成功的人士;心性好或心性健全的孩子,却是有机会成为各方面领域的成功人士。
        我曾经看过一个全球的调查报告,一百个成功的人,只有一个是考第一名,其他都是资质中等或以下的人。但是我们多数人宁愿相信学校的报告,也不相信这份报告,基于权威比较存有信服力。
        我们可以相信权威,但是非唯有如此相信而信任到底。

        关于教育孩子的问题,我们都有存在着两代人的见解差异,一个可能是属于知识的,另一个却是智慧的。
        我是如此体验过来的。  
        我的父亲曾说:“别急,这个孩子十五岁后就行了。”那时我的孩子还七八岁,学习还算可以,当时我是看过一些儿童教育的书籍,心中是急于给他来个前进,都不理想,反而是父亲如此说了,我还不当一回事的。如今孩子也过十五,父亲也去世了,我打从心底非常佩服他老人家,却来不及亲口告诉他。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或之前的父母,尤其是妈妈,一来没有读太多的书,也没有什么教育资讯的参考,就凭一个细心,加上一个耐心和爱心,产生的一个直觉,在心中一直问上这句话,就凭一个关注孩子的“准备好了吗”为思想中心,努力不懈地培养出一个个杰出的孩子,而这些孩子在长大后,都一直在肯定自己妈妈的伟大。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我相信最后会成功的人士,都是小时候已做好心性成长准备的人,做好有利于他日后发展于某个领域的准备。这些人有的是自动自发,自我实现,有的是靠父母拉他一把。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如果要做到这样的关注,就凭一个用心里头的细心、耐心和爱心。
        细心:我们可跟着儿童心理学理解孩子的生心理成长,去观察孩子的成长,一般上观察的行为是心细的行为。这样的细心可让父母作比较客观的判断,但是细心不是作为教育孩子的唯一准绳。
        耐心:不是每个孩子都是正常的成长,有些孩子是异常,有些是超常。耐心表示我们可以以我们的觉知来感受孩子的心,以我们的智慧来带动孩子的成长,不以时间为设定的条件,完成教育专家所谓的任务要求。对于异常或超常的孩子,更是非耐心不可。
        爱心:爱的真正意义,是一种为对方着想、关怀、不占对方为己有、能协助对方成长并一同成长的情感。爱心必须包含这一切。多数父母能做的只是为对方着想和关怀,却忽略了不占对方为己有,因而也不能协助对方成长并一同成长。爱心必须有个良性成长的前提,不然,爱心可变得存有破坏性,变质了。爱心也千万别变成父母对孩子的优良表现的要求根本上就是为了满足父母的虚荣,或是满足父母的补偿心理的要求。

        有了细心、耐心和爱心,我们会察觉到有一些孩子在这股用心的呵护长大,即使用上二十年这样培育他,也不为过,因为一般上能成大器的人,只有少数从小就可见其超常心态,能自动自发良好成长,余者都需要这股用心的呵护培育,一方面是等待其脑袋的发育成熟(注1),另一方面是其超强的心性培育期需要比正常人更长的时间,才能成熟。
        至于正常的孩子若能给予如此的关注,我们相信他会表现越来越卓越。

        一般上教育的趋势,正如学校都是为正常人的学习条件而办的。每每一个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的出局,常叫父母苦恼不已,父母若陷于此思想盲点却一直受困,当然会失却细心、耐心和爱心,失去一个让孩子转过弯来的机会,严重的甚至是失去了一个转折点被掌握的契机,变成是孩子一生的怨,父母一生的痛。

        孩子,你准备好了吗?
        是的。
        父母与孩子若能如此走过来了,堪为人世间一大幸福。


注1:请参阅另一篇挫作《十五岁后变聪明上进的秘密》

星期二, 十二月 13, 2011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

    “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如果我们从善恶的角度去看,我们常有性本善或性本恶的相对论点。一切善恶的标准,即是道德的标准,如果人性一开始就有道德,那么每个小孩都自然懂得道德,在这个前提下,“善”并不意味善恶。

    “人之初性本善”的“善”,如果我们从“善”是个整体的角度去看,这个“善”意味圆满,一种整体状态的和谐圆融。人性一开始应该是如此。不管我们是哪一种人,智商高低也好,身体正常残缺也好,在一出生那一刻开始,我们的生命确实处于“善”,那是一种灵性的状态,这也表示这个“善”或灵性的状态一开始就引导我们的生命往前走,看一看这世界,过一过这人生。

    “善”或灵性的状态常处于一种超意识的境界,就像在禅、文学的诗、音乐、中国画的活动过程中偶尔会出现的一种完全投入、忘我的精神状况,一种身心灵完全合一的全然状况,一种只有人类可以有所感受,继而解读成为人类最高境界的人文思想。一般上宗教都有种种这一类的体验的描述或记载,或是艺术家的艺术性意象的创作,而文学中特别是诗的意境描述。

    “善”或灵性的状态也可发现于其他生物的状况,比如家中饲养的宠物,都能给予家人感受到它的灵性的存在。即使是大自然的山水花草等等东西,也一样存在其灵性,让我们感受到怡情悦目,身心舒畅。

    我们人类能感受这一切过程的信息,作出种种个人心性的解读,丰富人文思想文明的内涵,不过,动植物与非生物是做不到的,因此,“善”的存在于万物的复杂性,包含了各种不同性质又千变万化信息,常令我们有所感受而难以理解。

    当“善”或灵性的状态与我们在生活中一切的一切接触时,“善”并不会指导和确定那个信息好坏的影响,“善”只能肯定让我们感受到信息中所包含的全息性,也就是如果我们能以整体,没有相对的角度来感受信息,所以我相信一个牙牙学语的小孩是能感受这一切,但是,随着身体的成长,这个身心灵会随身体的成长而结构上产生变动。灵本来是可以一直维持我们生命的“善”,却因成长促成的身心灵结构的分化情况不一致,身和心就逐步无法联系我们整体生命的“善”,身体终究有无穷的欲望要求,心始终处于善变的动态,所以“善”在身心的个别变动和彼此处于变动中的互动,在这一个生命秩序就此开始演变成一个无穷变数的人生,基于这一个变动的无穷变数的生命运作方式,“善”就难以以我们的知觉来认知,除了有修行的人和古代的圣贤大德之士可感知或认知。

    自从笛卡尔的身心二分法的思想发挥了影响,我们的身心灵就开始在这种影响被解构和分化,细致化成为各种各样的学说与知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即使到最后有多深刻也好,都是瞎子摸象的认知,就如一个生物学博士,我相信他也无法以自己的专业来肯定他能认识自己或认识他人,清清楚楚地知道我是怎样的一个人,因为生物学方面的知识只有身体的认知。

    如何认识自己?
    这是哲学家一直在努力攻克的重要课题。
    西方哲学似乎越说越离这个问题的中心,所以当西方哲学家有所意识时,都会呼吁回去东方寻找解答的参考资源,人类的醒觉意识该会是时候来到一个分而合之的时代契机。

    我们中国人因西方文明思想影响而“复兴”,只是停留在物质文明的层面而已。
    中国人以及全世界的华人今日期盼的复兴,本质上还是要看看老祖宗的东西,天人合一的哲学:老子的道,孔子儒家的理念,以及中国佛教的禅,这些古老的人文思想根本上存有“善”或灵性的状态的最高境界的追求和描述,可以协助我们提升自己的精神文明层面,协助复兴。

    禅具备融入这个时代的精神层次的活泼条件,因为禅可以通过生活化的修行,比如在吃饭、喝茶等等活动中学习感受进入禅的境界,是符合现代人讲究实用的要求。
    再者,如果我们能透过禅的方式参透生活的种种信息,主动掌握种种信息的启示,这的确可以让我们实证充满活力的生活意义,感受人生境界的提升和心灵的需求得到陶养,生命的价值内涵就会越来越丰富,那么,“人之初性本善”的“善”,不会是感受而已,反而是可以理解的,只要我们开始懂得禅的语言,拥有了这道沟通的渠道,就能升华自己的生命。
    禅的语言都是讲究达致圆满的境界,禅可以是“善”的,只是禅不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禅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善”的延续。
    禅的语言能够让我们不再被动于信息的影响,让我们能够“色,不迷人,人不自迷”。

    除此,一切艺术的陶养活动,尤其是中国艺术的陶养活动,如果能时常注入生活的空间,提升生活的品质,生活就会有更多的品味,心灵就能注入活性而活泼起来。
    孔子提倡诗与礼,就因为诗(广义是指文艺与艺术)的情感就是艺术的情感,可以让我们通过这种情感的抒发,化解生活的郁闷烦恼,当一个人处于如此身心调剂的情况下,自然会以和谐的心态作出适当的生活行为举动,以适当的心态在适当的时间和情况做适当的事,这就是礼。基于诗与礼的熏陶和作用,中国人一贯以来也因此不需要宗教。

    至于老子的道,当我们能体认禅的境界与诗和礼的境界,道就不再是虚无飘渺的思想,那是我们可以去体验的中国人至情至性的崇高精神境界。

    中国人古代的人文思想毕竟已能深切剖析了人性,并提供了渐进修养与提升人性的思想和方法,只可惜基于我们现代人的语言内涵层次低,与古代人的高层次内涵的语言存有某种断层,所以我们感受不到,再者因近一世纪大家吸纳了西方的文明思想,产生了东西方思想文化交会时的思维困惑,至今犹见东西方思想的交叉与混乱叠景,这个局面也是“色不迷人人自迷”,因此大家期盼的复兴,必要先有此认知。

    “人之初性本善”的“善”,这个“善”或灵性的状态,或许是现代人们处于苦闷生活下可以追求获取的精神清凉剂,我们应该去认识和学习拥有它。就此前提我们要先理解中国人古代的人文精神面貌的本质意义——“善”。


后记:本文作为如何做到“色,不迷人,人不自迷”的解答与建议。


星期三, 十二月 07, 2011

色不迷人人自迷(三)

色不迷人人自迷(三)


    这个时代,哲学家说是后现代,也是价值归零的时代。
    归零了,什么都没了,好可怕的。
    一开始我还蛮认同的,后来再想想,归零,不是什么都没了,零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或许会比较贴切。
    可是,又如何开始呢?

    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如果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那个想象空间的确蛮有趣的。
    当今我们接触的信息,毕竟是样样新,日日新,如果我们隐居深山好几年,一出山时,整个世界可是会有好多的新事物展现眼前,说不定我们还会以为走入错误的时光隧道呢?心里不踏实了。
    我们的心容易随境善变,在变动中常感受失落。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信息的影响,但是却只能怪我们不自觉信息带来的影响而备受摆布且无可奈何。
    我们的身体始终是喜新厌旧的,说实在,身体和信息的对应,即是欲望的本能冲动和信息的物质性诱惑的对应,当身体的力量强过我们的心的力量,我们的不自觉就是因为心被身体捆绑了,我们活络了身体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同时也因长时间的失落,掏空心灵的力量,心灵最终会是空虚的。
    欲望高昂的人,于某种情况可说是上进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皆认同的。
    欲望高昂的人,于某种情况可说是空虚的,如果他的人味,情味逐渐稀薄了。
    说到底,欲望高昂之际,我们会取得社会认同的成就,同时心灵会渐渐空虚。

    自从笛卡尔说了他的名句:我思,故我在。
    这个世界的文明思想就开始来个身心二分法,其好的一面令我们科学、科技发达,物质享受提升,成就了现代的物质文明进步的景观。
    这一而二分的结果,科技的硬实力和它促成的庞大信息网更是铺天盖地包围着我们,以超然的姿态支配我们的生活,甚至于决定我们整个人生的命运。
    心灵在科学的实证要求下,显然没有任何具体建设的意义。
    20世纪因而是极度忽略了心灵的世纪。

    不过,当我们身心分裂之余,心灵上的空虚反而会引起我们开始否定追求物质的满足是终极的人性需求,让我们意识到心灵的存在和其重要性。
    因此有某些思想家认为,21世纪是属于心灵的时代。
    当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当然是信息与心灵如何展现一个新时代的格局。
    谁能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谁就得考虑重新检讨笛卡尔说的话,这包括西方的文明思想。谁就得想:
    我们是否应该回归传统?
    从那里来开始?

    先前文章(二)老太婆和出家人的故事,如果我们以为老太婆是以色诱出家人的方式来测试出家人的修为,那可是笛卡尔的论调。本质上,老太婆是欲了解出家人身心灵的整合性修为,如果出家人能在美女坐在大腿上时,处之泰然,心如赤子,他就像一个小孩对着美女,那会动心乱性?他只会感觉美女好美啊!
    赤子之心,人之最完整的身心灵状态。我们常说小孩子百事无忌,根本就是说任何信息无法影响赤子之心。这也是出家人的最高修为。
    至于和尚甲乙的故事,如果我们以道德来评判和尚甲的对错,同样的,我们只看到人性的局部问题,其实和尚甲的心态与修为已超越“我们只看到人性的局部问题”,和尚甲确实已能整合自己的身心灵,就在那个“我就在决定背她时放下了”的时刻。这也是老太婆要求的修为境界。
    这两则禅修的故事,可让我们看到禅的思维空间,包含身心灵的完整性,身心二分法只是完整性的一个局部。
    我们接触的信息,并不会决定我们作哪个层面的思考,身心二分法会陷我们于不自觉自己的心性本性的活泼,令我们以既定的思维框框对应所有的信息,结果我们常被动于信息的影响,而笛卡尔的身心二分法,却会把人性切割了。
  
    这两则禅修的故事所传达的信息,就看我们以那种心态来看待,不同的心态自然解读到不同的人性层面。
    禅机始终是打开心灵与智慧的一道门窗,一道可看到完整性信息的门窗,可惜我们中国人开了,又闭上了。所以色不迷人人自迷,该是这个局面的感慨吧!说这句话的人,真的,是看清人世间的瞬变,认清人世间的迷,即使是几千年了,何尝不过是一个转变的念头,一个信息形成的念头而已。
  
    禅,的确可以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把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让信息与心灵如何开展最佳的对应,展现一个新时代的格局。
    色,不迷人,人不自迷,我们可做到的,从禅来开始吧。






星期四, 十二月 01, 2011

色不迷人人自迷(二)

色不迷人人自迷(二)

    凡是我们接触过的信息,常存在我们心中,它在何时起作用,真的,谁都无法知晓
    我们都知道,凡是好的一切,常驻心头,就是一个好的种子,在适当的时机开花结果。坏的反之。
    是否能分辨好坏,人就能不自迷吗?

    我们先来看看两个禅修的故事。其大意如下:
    故事一
    有一个老太婆供养一个出家人好几年,每天她都给他送饭去。
    一天,老太婆想知道出家人的修行层次如何,她就叫一个美女送饭去。
    过后,她就问美女出家人有何举动。
    美女说一开始有稍微讶异,过后便不怎么样。
    而后,老太婆又叫美女送饭去。
    这一次,她吩咐美女在出家人吃饭时,坐在他的大腿上。
    老太婆又问美女出家人有何举动。
         美女说出家人好不自在,这顿饭吃得好辛苦。
    老太婆听了,生气地说:算了,我供养了一个木头。
    
    故事二
    有和尚甲乙二人准备涉水过河,这时,岸边有个妇女在哭泣。
    和尚甲有稍微注意,和尚乙则目不斜视。
    和尚甲于心不忍,便问她何事如此伤心。
    妇女说她不敢涉水过河,天又快黑了,家中孩子还在等她回家,因此焦急而哭。
    和尚甲心中先有犹豫,而后竟说他能背妇女过河。
    过河时,和尚甲和妇女的衣服都湿了,衣服贴身,肌肤似乎有接触了。
    和尚乙把一切看在眼里,想在心里,不说什么。
    过了河,和尚甲放下妇女,妇女万般感谢而回。
    和尚乙严厉地斥责和尚甲:男女授受不亲,何况是我们出家人。
    和尚甲说:我就在决定背她时放下了,你到现在怎么还放不下。
   
    这两个故事何解?禅机为何?(你此刻的心思即是信息已引起你的心的运作。心如何运作?容后再谈。)
    请先回答两个问题:
    1. 老太婆的用意为何?
    2. 和尚甲乙的心态何解?

    暂且就此卖个关子,请容后给予答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