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 五月 31, 2011

父亲节迟呈的献礼——父亲的布巾

                                                父亲节迟呈的献礼——父亲的布巾



        当初画“父亲的布巾”这一幅画时,心中存有的一种复杂的感情心思,一直想以画意来诠释,不过,画了之后,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受。
        这个感受我好多年来都无从说起。
        这幅画后来几年也修了好几次,始终无法完成心中深处那份感情的倾诉,让它诠释在画中。
        这是一个郁结,一种父子情的情意结,说不上来的一种情感。
        毕竟是因为当时自己是太年轻了。

        人的一生,最不能完全理解的事物莫如感情。
        人的一生,最不能理喻的无奈也莫如感情。
        母子之情可以很感性、细腻到可在一言一笑,一景一物中回味了,再回味。
        父子之情可以很理性、粗糙到却在一言一笑,一景一物中平淡感觉了,还是平淡的感觉

        朱自清写的《背影》,父子之情跃于文章中,成功地把父爱的含蓄捕抓了,流露于文字中。像多数父亲那样,家父含蓄的父爱,在我自从读了《背影》,就能体会到,才能有所触觉到生活的细节中,可以细致地捕抓到父爱的存在,就在那种平淡中。
        
        话虽如此,我与父亲的父子之情,如果能以文字表达了,还是蛮觉得有一种牵强的意味
。行文至此,也还是觉得难以细说个痛快。

        我只能简单地说我的一个明白:
        在我每一个成长的日子里,父爱给予我的感受,即使是同一件事,在不同的时日中,都不尽是相同的感受。那是因为父爱是伟大、崇高的感情,所以才能在心中孕育一个又一个不尽相同的感受,不管是在任何的一个时日中。
        就以伟大和崇高的意义,那是包含了平凡中的不平凡——有秩序、纪律、道德和美德的生命内涵,一一地通过生活反映出来,在他活着九十四的光景中,赤裸裸地体现,活脱脱地在身教这个人生道理,让我的心获得无限力量的加持,让我一生受用不尽。

        我们都爱埋怨人世间人心的善变,可有想过这一个心——父爱,是不变的?
        我们都爱寻觅心灵的力量,可有想过这一个心灵的力量——父爱,是存在平淡中的?

        昔为人子,今为人父,父爱就在为人子,为人父的感情之间来回体会;在内心深处浮现出表面感受,为人子与为人父的父子之情究竟像什么?

        或许我明白了,这是有关多年来一面面布巾的故事——父亲常以一个面粉布袋剪开来的一块布当毛巾,洗澡后用它不知抹干了多少遍的身体,洗了又洗后变成洁白的布巾,从年轻到年近百岁的他不用了多少块这样的布巾,我曾好几次想换一件毛巾给他,他却淡淡地说:还是布巾比较好。
        昔为人子,我就以为真的是布巾比较好。
        年轻就是这样不识愁滋味,当然关于生命的内涵,最主要的是亲情与爱,更是不懂的。

        今为人父,如果我与我的孩子也有这样的事情同样在发生,我想我也是会说:还是布巾比较好。只是那个“淡淡地”,我可模仿不来!

        我也心里明白:
        就是“只是那个‘淡淡地’,我可模仿不来”的意境,常叫我把这一幅画——父亲的布巾,修了又修,不管怎样修也修不出来,至今也没把它画好。这个意境,其实就是我的心要表达的父亲给予我的父爱。                                                                                           
        就在这么多的时日后,过去一直修不好这一幅画,今日已修好了,因为我已懂得用上心去画完那最后的几笔,就在心中完成它,反而倍感圆满。

        爱在于用心的奉献,不在于形式的表达。人一生庸庸碌碌的追求,曾几何时可体会到?
        几十年后的今日,我才体会到。
        我体会到的,就这么多——平淡——两个字。

        仅以此文怀念我敬爱的父亲,即使这是父亲节迟呈的献礼,我相信老爸会有所感知。
        今年的六月是圆满的。
        心中感恩,心中欢喜。

        愿大家有一个圆满的父亲节。



       

星期日, 五月 29, 2011

心想些什么

                         心想些什么

        人之与动物不同,在于人能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还能想自己在想着的那些什么。
        常人与智者不同之处,在于智者能想自己在想着的那些什么,并且想出一个道理来。
        平常想的些什么,可说是简单的思想;有时在想自己想着的那些什么,就是思想自己的思想,也就是反思。

        当我们能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还能想自己在想着的那些什么,我们对于那些想着的什么开始有觉知,这个觉知可带来思想的苦恼,也可带来思想的乐趣。因觉知而思想有了苦恼
,那是身为人的一种成长了要面对的历练;因觉知而思想有了乐趣,那是身为人的一种长大了可获取的幸福。
        人生的苦乐,就因此在成长中历练,在长大中感受幸福。

        心想些什么,不是我们可以预知的,不是我们可以阻止的。
        不过,我们可要先有预知,不要阻止地,好好想这一个问题:
        我们可以想东想西的,天马行空地思想,幻象个爱丽丝梦游世界,这可是蛮轻松,蛮写意的事,可是这个心眼可真打不开啊,就因为读了太多考试的书,也因而轻松不起来了,即使考试的书可放下不用读时,也一样轻松不了了。
        这常叫人们苦了一辈子,常叫吃了这个苦的人想都不敢去想这个苦,可是吃了这种苦的人却坚持要他的孩子、学生去吃这种苦。因为他没有觉知自己心想的那一切都已变成一个惯性的想法,在引导他一辈子作如是想。
        常人常作如是想。
        伟人却是不按牌理出牌的想。

        一个人从小就爱想东想西的,天马行空地思想,幻象个爱丽丝梦游世界,是一件好事。
        爱因斯坦曾说:现今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还能保留一丝的想象力,真是一种奇蹟。
        比尔盖兹 Bill Gates 不念完他的大学课程,是不是他已有所觉知的想他想的是些什么?

        读到这里,你在想些什么?
        想一想你现在想的是一些什么,或许你开始苦恼了,别怕这种苦。当一个人能苦尽甘来时,每当他独自在想些什么时,真的是一种人生难得的幸福。




      

星期六, 五月 21, 2011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

        适者生存,这句话是达尔文说的。
        他的伟大著作《物种源始》阐释了生命的起源,还摇动宗教在这之前对人类的影响力,他把人类的生存意义和生命内涵放在生命的起源上论述,让人类的心智成长的焦点偏离自由意志,无知觉地放弃心智成长往崇高性的选择。
        心智成长崇高性的选择,即是作心性真善美的追求和体验,与人们现实生活的追求——只为了物质需求的满足和本能欲望的满足,都是人类心性成长的上下阶段
 
        这个时代,人们的心态就是如此上下矛盾,如此上下激动——上为自由意志的向往,下为本能意志的驱动。人们的生命如此上下起伏,一摸不着“上”的心路历程,掌握其规律,就会往“下”而为。
        因此,现代人看待适者生存的意义,只要一含糊不清,就只有往下,并无往上的生命内涵的感知。

        当今人们的艺术品味和思维能力,是只能接受有包装的形象设计,不需要内涵,就如现今的演唱会的演绎手法。
        人们做一切事情,如谈恋爱、搞事业、求学问、拼赚钱等,都讲究快:要快的表现,慢的就是out;要快的发展,慢的就是会淘汰;要快的收获,慢的就是落伍。
        这些现象,是不是人们对于适者生存的意义,应该包含着人类心性成长的上下阶段的理解,少了觉知?
        所以就只有往下,并无往上的生命内涵的感知?

        人们不了解由下而上的生命内涵发展是需要长久时间的考验,从古至今,历史一再告诉我们每一个年代,各个思想文明的建设与毁灭,都离不开这个由下而上的生命内涵发展。
        现代人应对这个由下而上的生命内涵发展,有往上的意识和要求成长,但是显明地往上的成长是开始面对自我没有良好心性的扶持,有上不了的焦急精神状态,或许这是一个原因造成现代人精神病例,忧郁症等病症的增加趋势。这也同时显示现代人的心智是还没有到达成熟的阶段。
        如果是成熟的话,就以国家方面来说,世界各国就会很理智地去共同努力,同心合力解决一切现有的世界问题,可是世界各国却在互相推卸责任,始终没有共识,纷争不已。
        就以个人来说,一对夫妻如果是成熟的,他们是不会很容易被情欲驱动而闹家变、婚变的,他们始终会理智地用一生一世的时间,无怨无悔地去建设好一个家,让孩子不会面对单亲家庭的苦痛,不会给孩子将来留下种种的后遗症。
        因为个人不能成熟地面对生活,而多数人也如此,社会也因此不能拥有变得更成熟的条件,多数社会不成熟,国家与世界也会处于一种不能发展至成熟成长的阶段,改写过去的历史——在上上下下的浮沉中。

        如果我说人类的心智成长目前是在青春期,就意味着人类像一个充满活力、干劲、积极进取的青年那样——对于本能意志还有无限的憧憬和遐思,情欲的需求是免不了,物质享受更非有不可;对于自由意志的探讨和寻觅,创作的需求是炽热的,胆识表露更是非有不可。

        如果人类心智可以迈向成熟的阶段发展,就是表示青春期的焦点关注,是会着重自由意志的探讨和寻觅,会把胆识表露在创作的需求上,而不是停留在本能意志——情欲需求,物质享受——无限的憧憬和遐思。

        因此,我认为适者生存的蕴含意义,对这个时代的人的启示,就是不为本能意志的驱动而有所迷惑,而是体验和看清迷惑,是要从中走出来,以自由意志建设心性的稳健成长,迈开踏实的脚步往心性成熟的方向前进。
        
        适者生存的意义,应该是如何当一个成熟的适者,优秀地生存下去,那也是包含了人性的提升,动物性的超越的实践,好好地学习做人的学问。

星期五, 五月 20, 2011

让心与你同在

                   让心与你同在

        心,一生都跟随着每一个人,关注每一个人的一举一动,跟每一个人说话。
        或许,你一定很奇怪我怎么这样地说。

        心,的确不经意地在关注我们的行为动向,在跟我们说话。

        如果你能看到自己的心在跟你说话时,那么当时你一定是没有任何杂念,处于觉中,不是迷中。

        当心与你同在时,或许你有这样的体验:
        你可以在看书时,知道四周的一切动静,电视节目的声音、人们讲话的声音、有人在你身旁走过........但是这一切发生的动静都不会干扰你。你看着的书,一看就明白,当时就像有一个人同步与你一起看书,有时候是解释给你听,有时候是在脑海中展现画面给你清楚看到书中的意义,或是以任何形象让你有所领悟,当时的感觉是美好自在的。
        你可以在做着蛋糕、唱着歌、打着太极拳、种着花....... 同样有这样的感觉,而且还可得
到种种的启示、指示、把你做的事情做得超越平时的水平。

        如果你感觉不到上述我所描述的心与你同在的状况,你的心一定是常处于不安的状况,心中的杂声太多了,多到掩盖了心所发出的声音,同时烦恼丛生。

        当我们时常感到烦闷、不安、恐惧、愤怒、等等负面情绪时,或许我们的心已住入某人
、某事和某物,我们在心中,爱与这个人纠缠不清,爱对这件事强调自己是对的,爱与这个东西欲罢还休。这都是心中产生杂声的来源。

        如果凡事我们懂得先为他人的立场着想,即使他确实是无理强横的,只要我们想一想他一定是自困于某种心态,心无法解脱,我们不见得会与他纠缠不清。

        心,需要有情的滋润,需要慈悲的洗涤,需要宽恕的扶持,需要忏悔的净化。  
        情、慈悲、恕和忏悔这四个字词,哪一个字词是没有心?
        如果你能看到这四个字词是有心同在的,心就会常与你同在。
        如果你的心态时常有所滋润、洗涤、扶持和净化,心,一定与你同在。



     

星期五, 五月 06, 2011

理性的纠结——东西方吃尽的苦头

                        理性的纠结——让东西方吃尽的苦头

    我有一个亲戚去澳洲探访儿子,回来后见面就说起一件事:有一天上午,儿子隔壁的洋人的孩子爬上屋顶,那时他正在拔草,一见之下,惊慌地不知所措,一回过神时,只听到那个正在剪草的邻居开口:孩子,下来时要小心。
    我这个亲戚百思不解这种洋人的教育,当时我还年轻,也不能理解,只有一种想法,洋人做事的确疯狂,但是又不是没有道理的,就如今日西方的国家,除了进步,也有颓废的一面。我当时是说不出一个所以然。

    今日想起这件事,或许可试一试说个明白。
    如果我们说理性是狂妄的,那么理性已没有任何纠结,处于有负面的另一个极端

    狂妄的理性,可以说是:你要照着我讲的来做,否则准让你自讨苦吃。怎样做,自有一套理性的设计方式,不可过问,照着做,自会给你一点甜头吃。
    狂妄的理性,唑唑逼人,志在必得,不管他人苦痛。
    以理性的狂妄办事的人,看不清这种心态苦了他人,害了人,最后自己会品尝最苦的后果。
    基本上,以理性的狂妄处世为人,是逃避理性纠结的人,因为他只能片面认识自己

    理性的纠结,可不狂妄,却是引发我们每天烦恼丛生的一个来源。
    西方国家强调理性思维,而且思想要开放,开放的程度会令东方人张口结舌,就如性的解放。按照我们东方人的思想,对于性的解放,就会持有道德观点的审批,有所保留或有所向往,有所冲击或有所抗拒,有所躲避或有所窥探,它一直在引起众人的私语或公开谈论。对于这样的一回事,我们存有复杂的心理,还有感受到就是这种纠结引起的困惑,就像我的亲戚面对他们的教育方式时那样茫然。

    其实,西方人讲究实事求是,就是说以理性去看待,去体验,去觉知周遭事物,寻求所谓的论证。
    如果我们这样想,就会感受理性有绝对的真可探讨,它是能找寻到终极的善。

    可是我们对理性的感受和理解却不是这样的,就如西方国家的性解放,造就了他们社会的情欲伦理问题
,色情泛滥的负面影响常引起警戒性的探讨,以及情色的前卫性的探讨,它是存有颓废相对于积极的全面性
,也存有关于性的某种认知和盲点。这是理性其一最常见的纠结。
    这一个状况,我们看不明白,看不清其全面。
    我们东方人,特别是华人以理性的感性的思维角度来看,就会有这种情意结:有所保留或有所向往
,有所冲击或有所抗拒,有所躲避或有所窥探,我们一直在这个困惑中游走其中的颓废和积极,深受困扰,难以明白西方人讲究实事求是,以理性去看待,去体验,去觉知,再近一步去发掘理性绝对的真的探讨,以及找寻其终极的善。
    所以,洋人说:孩子,下来时要小心。他是理性觉知孩子即已能爬上屋顶
,是一种能力的表现,有探险精神的积极性,有胆识的显示,是好事,因此再进一步的理性跟进,就是这里头是有危险的,要小心,有好的开始,就要有好的结束。
    可是,当我们看待这一件事时,却是其最坏的一面,会跌至重伤的可能性。
    因此,东方人绝对发明不了飞机,还有其他必须以生命换来的发明和发现。

    虽然西方的理性思维为世界文明作出巨大的贡献,不过,其理性的纠结性局面
,不只是我们东方人看不到,连西方人也看不清。
    就以性解放来说,确实它是在开拓出关于人类的本能需求的科学意义的理解层面,有某种善的探讨和提升。可是当人们以两种不同的生命意志,即本能意志或自由意志,面对这个性解放时,就会有纠结:
1.对前者(本能意志)是一种身心灵极度的震撼,后果是会促成滥性,追求感官刺激,逐而迷失自己,所以有些西方人是身受其害,而其社会伦理道德也因此沦丧。
2.至于对后者(自由意志),却是一种对本能的正面认知,同时掌握这种认知与人性的提升之间的关系的探讨,是一种有关的科学研究的发展。
    可是这前后关系往往常常混淆,并不容易说清楚,即使说得清楚了,深感其事者,又如何能如此理性到底?
       
    除此之外,我们也可从两个事例来看理性的纠结。
    很多年前,我曾经看过一篇留学美国医学系的大学生讲述的一件事:在新生迎新会晚上,学院的教授与学生一开始就看一个片段的色情影片,当时来自东方国家的学生,神情各异,表情古怪,即使是西方国家的学生,也同样不能自在,因为那时没有现在的资讯发达,缺乏这种资讯,大家一时之间对于当面的视觉刺激
,难以适从。
    当晚,教授就说:如果你是一个好医生,你是可以认真和自在地来肯定自己理性的存在,不是像今晚这样被动于这个本能的冲击。
    显然,教授是持有自由意志,而学生是只有本能意志,各有不同的反应。教授当时就是要学生认清这个区别。

    当今,西方的科学家一直在争论一个话题:上帝存在吗?他们的论点有肯定和否定。同样的,对于这些科学家,若他们依持本能意志或自由意志的来看这个话题:前者会否定,后者会肯定。

    以上的两个事例,可看出理性的纠结:
一是存在于思维的层次中:普通人和学者的思维程度不同,对应方式也不同。
二是存在于境界的层次中:人的动物性,人性和灵性对事物的反应不同,需求性的讲究也不同。
三是存在于心性的层次中:本能意志和自由意志的差别,对适应性会产生差距和不同的反应。
    
    事实上,不管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有这两种生命意志,特别是自由意志,必须要有一番历练,智慧的增长,才能拥有,不然我们会被控于本能意志。
    理性只有在加上自由意志的护持时,其开放思想的积极性才能落实,展现崇高的意义,反之,理性会被动于本能意志的物质性需求,在现今这个物资文明鼎盛的时代,流于放纵,失控而物欲横流,心性倾向败坏的局面。
    当今我们厘不清这个局面,就是表示理性的纠结还是存在着,理性就会在无意识中产生纠结。只要理性的纠结还有存在着的一天,理性就见不到其崇高性的一天
。当我们每天面对大大小小的事务时,理性的纠结常促使我们心理杂乱,心神难安,心灵不会有安宁的一刻。

    西方人只强调理性,崇尚标榜理性的崇高,但是没有以身心灵全息性的思维角度来审批理性,就会陷入这个盲点——理性的纠结,除了制造自己的社会问题,也引发当今世界的一些问题,让人质疑理性的崇高性

    理性是绝对崇高的,但是理性的纠结一天不厘清,这个说法是虚无难以预期的
,也促使东西方人因为理性的纠结而面对种种自个儿和人际之间的问题,各自显示自己的姿态,谁也开始不服谁:双方因相关的价值观的差异而互相指责、双方因相关的思想意识形态的角度不同而争执不休、双方因相关的人类福祉、人性、心性以及人生意义、社会责任等问题难以达致共识,落得最终没有谅解来实现全人类终极的幸福。

    另一方面,西方开放思想的积极意义,还是存有消极性,西方人不把它放在心上
,我们东方人却有所保留,也不无道理。
    西方即使有颓废,他们不是很担心,他们始终相信逻辑思维,即理性思维的力量,可克服这一切,他们始终看不到西方历史上最强大的罗马帝国就是因为颓废而自取灭亡。刀有刀背和刀刃,西方人的冒险精神,开放心态,就是在敢于在刀刃上走动,大意之际,心猿意马之际,怎能不受伤呢?    

    因此,在我们向西看、向东看的当儿,可要细心去了解:下来时要小心。
    会爬上去,是好事;会懂得爬下来,是要看功夫了,不只是小心而已。
    西方人一直在强调开放前进和小心,后果无需考虑,还认为搞砸了可从头来过,可是现今有些事是不能再从头来过,比如地球诸多灾难,这一个全世界难以达致共识的问题。
    东方人不看好小心,却又说不出爬下来的功夫在那里,所以干脆来个不可爬上去。后来能爬上去时
,却另见一个景观——究竟要如何小心和掌握功夫,心中实在没谱的。
    在全世界的人东转西转之际,转得成功的几率可要看如何小心和掌握功夫的圆融运用了,而理性的纠结与它引发的问题,更是整个局面要考虑的关键。

    或许,有朝一日,这是我们可预期看到的:东方里有西方,西方里有东方,最终世界会是大同的。


星期日, 五月 01, 2011

五月的美

五月的美

    五月,是一年当中最美的一个月。
    美不是美丽,美丽只是对外表产生感觉后所引发的某种感受。
    美是一种感动,是内心深处感情的触动而产生的一种感受。
    当我们感动时,整个人肯定会感觉全身热烘烘的,精神昂奋。
    当我们感动时,可能会流泪,也可能不会流泪。
    当我们感动时的眼泪是热的,胸口也是热的;伤心时的眼泪是冷的,胸口也会是冷的。

    五月的美是因为有感动,感动是因为有所感恩——
    我们为工人的辛勤劳动来建设国家所作的贡献而感恩,因而庆祝劳动节;
    我们也为双亲以无私的爱和奉献自己来建设温馨的家而感恩,因而庆祝双亲节;
    我们还为老师的循循善诱,为国家培育英才而感恩,因而庆祝教师节;
    还有,我们也为人类的完全人性教育的伟大导师——佛陀,以慈悲精神教化众生而感恩,因而庆祝卫塞节。

    只要我们有感动,就能感受到五月的美,那是要用心来感受的。

    如果五月的几个节日只是以一个形式化的庆祝活动、礼品赠送、宴请吃顿大餐的方式来表示感恩,那么五月就好像一个只有几个重要的节日的月份,只须大事庆祝,热闹一番就够了。我相信大家在热闹庆祝之余,心中该会有一种说不出,但肯定是不圆满的感受,因为这种形式化的庆祝只是一个美丽的设计,只能展现五月的美丽。
    美丽的五月,一切美丽的安排,徒具刻意形式的设计,始终欠缺五月的美的感染力,展现不出这些节日的庆祝意义,也拉不近人与人的距离。当人们的交往欠缺心的参与,自然会少了心对心的互动、交流。更可悲的是,其庆祝包含的心意,竟然落得像符合商家搞生意的商业口号,根本就是为了庆祝而庆祝,只要作了一番表面功夫就可美其名是有拿出诚意来庆祝。
       
    爱美,本来就是人类的天性,我们可别因为有了美丽的设计而淡化了这些节日的实际意义,也越来越不爱美了。
       
    五月的美,可要用上心来庆祝,用上心来感受和体验。
    美毕竟永远是美的,只要心还在,五月的美是恒久不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