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三, 十二月 07, 2011

色不迷人人自迷(三)

色不迷人人自迷(三)


    这个时代,哲学家说是后现代,也是价值归零的时代。
    归零了,什么都没了,好可怕的。
    一开始我还蛮认同的,后来再想想,归零,不是什么都没了,零意味着一个新的开始,或许会比较贴切。
    可是,又如何开始呢?

    这个时代是信息时代,如果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那个想象空间的确蛮有趣的。
    当今我们接触的信息,毕竟是样样新,日日新,如果我们隐居深山好几年,一出山时,整个世界可是会有好多的新事物展现眼前,说不定我们还会以为走入错误的时光隧道呢?心里不踏实了。
    我们的心容易随境善变,在变动中常感受失落。
    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为信息的影响,但是却只能怪我们不自觉信息带来的影响而备受摆布且无可奈何。
    我们的身体始终是喜新厌旧的,说实在,身体和信息的对应,即是欲望的本能冲动和信息的物质性诱惑的对应,当身体的力量强过我们的心的力量,我们的不自觉就是因为心被身体捆绑了,我们活络了身体永远无法满足的欲望,同时也因长时间的失落,掏空心灵的力量,心灵最终会是空虚的。
    欲望高昂的人,于某种情况可说是上进的,所以我们大多数人皆认同的。
    欲望高昂的人,于某种情况可说是空虚的,如果他的人味,情味逐渐稀薄了。
    说到底,欲望高昂之际,我们会取得社会认同的成就,同时心灵会渐渐空虚。

    自从笛卡尔说了他的名句:我思,故我在。
    这个世界的文明思想就开始来个身心二分法,其好的一面令我们科学、科技发达,物质享受提升,成就了现代的物质文明进步的景观。
    这一而二分的结果,科技的硬实力和它促成的庞大信息网更是铺天盖地包围着我们,以超然的姿态支配我们的生活,甚至于决定我们整个人生的命运。
    心灵在科学的实证要求下,显然没有任何具体建设的意义。
    20世纪因而是极度忽略了心灵的世纪。

    不过,当我们身心分裂之余,心灵上的空虚反而会引起我们开始否定追求物质的满足是终极的人性需求,让我们意识到心灵的存在和其重要性。
    因此有某些思想家认为,21世纪是属于心灵的时代。
    当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当然是信息与心灵如何展现一个新时代的格局。
    谁能意识到这一切的一切,谁就得考虑重新检讨笛卡尔说的话,这包括西方的文明思想。谁就得想:
    我们是否应该回归传统?
    从那里来开始?

    先前文章(二)老太婆和出家人的故事,如果我们以为老太婆是以色诱出家人的方式来测试出家人的修为,那可是笛卡尔的论调。本质上,老太婆是欲了解出家人身心灵的整合性修为,如果出家人能在美女坐在大腿上时,处之泰然,心如赤子,他就像一个小孩对着美女,那会动心乱性?他只会感觉美女好美啊!
    赤子之心,人之最完整的身心灵状态。我们常说小孩子百事无忌,根本就是说任何信息无法影响赤子之心。这也是出家人的最高修为。
    至于和尚甲乙的故事,如果我们以道德来评判和尚甲的对错,同样的,我们只看到人性的局部问题,其实和尚甲的心态与修为已超越“我们只看到人性的局部问题”,和尚甲确实已能整合自己的身心灵,就在那个“我就在决定背她时放下了”的时刻。这也是老太婆要求的修为境界。
    这两则禅修的故事,可让我们看到禅的思维空间,包含身心灵的完整性,身心二分法只是完整性的一个局部。
    我们接触的信息,并不会决定我们作哪个层面的思考,身心二分法会陷我们于不自觉自己的心性本性的活泼,令我们以既定的思维框框对应所有的信息,结果我们常被动于信息的影响,而笛卡尔的身心二分法,却会把人性切割了。
  
    这两则禅修的故事所传达的信息,就看我们以那种心态来看待,不同的心态自然解读到不同的人性层面。
    禅机始终是打开心灵与智慧的一道门窗,一道可看到完整性信息的门窗,可惜我们中国人开了,又闭上了。所以色不迷人人自迷,该是这个局面的感慨吧!说这句话的人,真的,是看清人世间的瞬变,认清人世间的迷,即使是几千年了,何尝不过是一个转变的念头,一个信息形成的念头而已。
  
    禅,的确可以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把信息与新的开始挂钩在一起,让信息与心灵如何开展最佳的对应,展现一个新时代的格局。
    色,不迷人,人不自迷,我们可做到的,从禅来开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