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八月 04, 2012

心中的渴望(三)——认识灵性体验


心中的渴望(三)——认识灵性体验

    在还没有谈及身心运作的规律与问题,我们先回到一个身心合一的原点来谈一谈。这个原点是我们生命的本源,正如易经的说法,宇宙万物都有一个本源,后分阴阳。我们生命的本源,本有阴阳,阴为心,阳为身。阴为隐态,阳为显态。阴阳互动,始成身心动态。
    我们的生命以身来开展,也以心来开显,身心一开一显的表现,就是我们的人类经验,当这一开一显融合时,我们就会有灵性经验。   

    我们有关母爱、父爱、爱情的天性感召,都存有灵性体验。
    我们的专注于任何一种心性的活动或创作当儿,也是存有一种灵性体验。
    前者有先天心性信息的感召,后者却是后天心性信息(先天心性信息与环境的自然信息和文化信息之间的交换,拓展出一个个演化的心性)的感悟。
    我们因此感召与感悟的导引,却常常不自觉我们内心中存在一种至善的要求(相当于自我实现的需求),在一直驱使我们去作出表现于几个方面:
(一)于身之所求的欲望上得到满足
(二)于心之所属的爱得到满足
(三)令身心融合的心性创作能圆满表现
   一般上,欲望的满足是属于人类经验,并不会让我们感受到灵性体验。
   唯有爱的奉献和身心合一的创作,能让我们感受到灵性体验,也使我们内心中至善的要求得到实现。

    不管我们做什么,只要我们用上了心,献上了心,我们就是在作出一种奉献。这对于感情、理性或感性创作、还有宗教入世或出世的活动,我们都可以如此给予奉献,并于奉献的过程中享受灵性体验的喜悦,感受内心至善——生命的全息性全然运作——的一种圆满。

    我们生命的全息性全然运作,就是灵性体验,内心至善渴求的实现,我们的一生所追求,其实是寻觅这一刻的到来,但是基于我们各人的心性层次各异,我们就于自己生活的领域中各自努力去实现。毕竟最终能如此实现的人并不多,我们都是凡人,即使能努力寻寻觅觅,也无所事成,最后也只能比浑浑噩噩过一生好过一点来安慰自己,但是至少我们可发现我们所努力寻寻觅觅的,就在身边,那是我们对母爱和父爱的伟大的深刻觉知,至于爱情那一方面,即使我们能拥有一次,也算是奢侈了。
    我们生命的全息性全然运作,存有一种强大的感召,有自觉的人,都已在感召中奉献自己于自己擅长的工作领域中,他们会是虔诚献身宗教的人、慈善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等,他们都是在享受人生幸福意义的人。
    如果我们没有觉知,我们是难以进入这一层次作奉献。至于如此,我们常人又会如何一个情况呢?

    如果我们从性的据点切入来谈灵性体验,或许能使更多人具体深入地理解到灵性体验的意涵,也能厘清一部分人类经验和灵性经验的纠结和混淆。
    性行为基本上有三个我们必须定位的男女关系——身对身,身对心和心对心。
    在于身对身的定位的性行为中,那是纯粹只有欲而没有爱的发泄,只是感官的刺激。
    至于身对心的定位的性行为中,那是一个有欲而一个有爱不对称的性关系,这样的性行为会令爱的那方面很苦。
    还有心对心,那是纯粹有爱欲的结合,最为圣洁崇高的人性表现,在这一时刻的性行为中可体现灵欲合一,感受幸福。    
   
    一般上,人们会沉迷于性的强烈需求和满足,一方面我们以为是性暗示的超强刺激,因为我们都很容易在生活中目见耳闻,耳濡目染,久成习性,上瘾了。其实我们应该去觉知另一方面的原因,我们的性行为根本上已包含一个生命的全息性全然运作——身心灵的全然投入,除了自己,还有互动的人都可一起体验到,但是,这只能限于心对心的奉献。
    性行为也因此可能是容易让我们进入全息性全然运作而得到心性渴望的慰藉,我们会常以性行为来体验这一种进入全息性全然运作的美好感受,事实上,不管哪一种类型的性行为的欢愉感,都有相当于某种程度灵性体验的感受,但是如果不是心对心的性行为,欢愉后的失落会更为痛苦,不过,多数的人(尤其是男人,本性使然)还是会为了短暂的欢愉而沉迷不已,也有某些少数的人会因此痛苦而能反思,摆脱了性的迷思,也因而能从反面中得到启示,提升自己的智慧而有所觉知,解开自己的生命桎梏,活出自己。

   对于那些在生命全息性全然运作有自觉的人,而且已在自己钟爱和擅长的工作领域中奉献自己的人,就如虔诚献身宗教的人、慈善家、教育家、科学家、艺术家等,他们确实是已经历过身、心、灵三个不同心性层次的历练和考验,他们能跨过本能意志走入自由意志,他们也能跨过了世俗的感性和理性,走入崇高的感性和理性,超越身之所求与心之所属的局限,达致身心合一的境界。这个历练的过程不像性行为那样,可在短时间内于心对心的层次中感受灵性体验,而是要花上一个极长的时间,甚至于接近一生的时间才能做到。

    灵性体验当真对于我们一生幸福会产生的巨大影响,我们不可不认识它的存在,不然我们会随欲望而浮沉一世人,即使我们可以名闻天下,拥有世人羡慕的财富与权势,但是却始终不能体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和感受灵性体验,我相信如果我们是如此的一个人,会没有人生的幸福可言的。  

    一般上,我们对灵性体验没有自觉,那是因为一方面我们无法理解我们生命身心灵的整体观,我们习惯以理性思维和逻辑思考来切割这个整体,只作理性那一个部分的精密论述而发展于科学中取得惊人的成就,另一方面宗教(尤其是西方)的包容性也会出现缺乏整体观的问题,促成教条的崇高性和心性的崇高性的分离,后果的演变也促成宗教与科学也产生冲突,令我们极度困扰。
        
    我们喜欢西方的哲学分析,但是,也因其缺乏整体观而困扰,不过当我在messages and miracles《来自天堂的守候》(注1)一书看到这一句话:
    我们不是具有心灵经验的人类生命……而是具有人类经验的心灵生命。
    这一句话真的很令我震撼,因为西方的理性可包容灵性。
    如今西方人如Louis E.La Grand博士能感知和去探讨灵性经验的存在,我相信除了她,还大有人在研究这个课题,根本上这是一个存有零和整之间的循环思考,也间接地表示我们生命的全息性全然运作,存有一种对全人类强大的感召,要我们回归整体。

    我们中国人一向来没有宗教,只有易经等朴素思想,而后有百家齐放的思想,尤以儒家思想见称于世,还有融合印度的佛家思想,自创禅的思想。
    从古至今,我们中国人都在维护一个整体性的生命和人性的全息观点,也基于此,我们没有进入理性哲学的思考,不过我们的全息性思想,在几个领域上(如中医的经络、气,风水学的气场)始见其不受理性思维局限的层次,基于这几个领域的全息性精微物质状态,是目前理性无法圆满解说的,不过,随着量子学的研究日益发展,或许理性是能一步步地揭开其“不科学”的面貌,或许我们也可以说是理性有一天会肯定中国人思想的高据点的地位,只要粒子的全息性运作规律有一天可以确定,中医的经络和气,风水学的气场,将更能解释生命与宇宙的链接关系。

    我们中国人最讲究心,心其实是一个已包容在天人合一哲学的各个思想中的本质性概念。如果我们懂得用心于中国传统的心性创作与鉴赏或思考,我们很容易感受到灵性体验。
    我们中国人的本性强调灵性体验,这于中国诗书画的创作境界,作者本身的确可非常具体地体验到,至于诗书画的欣赏者,也能与作者产生共鸣,感受那种灵性体验。
    中国人的禅与灵性经验的比较,确有异曲同工之妙。禅的修持超越理性和感性,也可说是超越爱欲,专注于一个生命本质性信息的理解,灵性经验也是具备如此的特性。禅可以在吃饭中,反思中和追求真理中得到相对的心性性质的感召,感悟和觉悟,这一切个中都存有灵性体验。禅也之所以说“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的三个境界说法,也可以用于灵性体验的层次性说明。

    如今中西方对于灵性经验的关注,将会有朝一日把身心灵整体观给予还原,而人性之于灵性经验大同的格局的探讨,是否会演变成一个新的大同思想体系,有待于我们先要认识自己的灵性体验作为前提,再作确认的方向前进研讨。

             
注(1):Louis E.La Grand博士是纽约州立大学波特斯丹分校知名的名誉客座教授,也是一名合格的专业悲伤咨询师。
其一著作:messages and miracles《来自天堂的守候》林惠瑟译。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