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 十月 15, 2016

中国人,自我当自强——(七)自我构成的实证

中国人,自我当自强——(七)自我构成的实证

   自我是过程。
   当我们能够意识到自我构成的过程,我们就能够理解自我,并加以调控自我。
   先前四篇文章以辩证来说明自我构成,现在以实证来说明,并以以下图表加以说明。


  我们先从右边的“自我构建过程——实证与辩证”来理解说明,并相应对照左边的图表来配对加以补充说明。

  从右边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实证(黑字)和辩证(红字)的对比说明自我构建的过程。这个过程的说明主要以“大脑结构演化”——身体·大脑(脑干-皮质)—脑部图像—心智浮现,大脑结构性的方式来说明演化。
  根据《意识究竟从何而来》翻译陈雅馨 Self Comes To Mind - Construting The Conscious Mind 作者Antonio Damasio 的见解,自我是过程,是一个有关“大脑结构演化”的过程,其过程的基础始于身体和大脑(脑干—皮质),以作为一个意识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建立原我的基石。这一阶段的过程相当于“生命-(神-气)——生命信息演化”。
  当身体与环境产生有意识的心智——相当于(-)-信息运作——(-信息--律动,身体图像及脑部图像(听觉、视觉等)就会产生,并进入一个共鸣的迴圈,那是一个原始感觉,心智就会浮现(这一阶段过程相当于“心性演化”),特殊身体心智图像也会出现于我们的感知(心的作用心动产生心智 ),原我(自我意识前身)跟着就会出现。
  原我是自我过程中一个基础阶段——即是核心自我,个中充满原始感觉。
  原我对照着左边的图表(参考书籍:《大脑、演化、人》Human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作者Michael S.Gazzanniga 译者锺沛君),我们可以看到是配对于一个“核心意识—内建机制”以及其机制的整个过程的演化:
    1. 直觉—自愿模拟—生理模拟
    2.(非反身直觉-情绪感染—非反思-心智推理)的模仿和适应
    3.(移情作用-同理心—社交互动-道德直觉)的心智推理高度化发展

  上述的自我构建过程,于实证上是处于一个本能系统,一个无意识又能自组织的生命意识系统的运作过程。于辩证上是一个生命活动律动的运作过程。

  自我构成过程是一个本能系统和意识系统构成的结合性过程,也是一个原我和自我组合的自我构成过程,于辩证上则是一个“生命活动律动”和“自我心性律动”的运作的构成过程。

  接下来我们要谈的另一个进一步的自我构建过程,其于实证上是处于一个意识系统,一个有意识的系统的运作过程。于辩证上是一个自我心性律动的运作过程。
  自我在原我出现的基石下,开始一个自我过程兼心智过程的演化过程(相当于“自我心性动力运作”和“自我心性动向运作”的过程),接着产生一个自传体自我。
  这个自传体自我与原我在自我过程兼心智过程的演化过程中演化开来。原我是一个“物质的我”,而自传体自我是包含“社会我”和“性灵我”。原我相当于自我心性善的层面,自传体自我则相当于唯善和至善的层面。
  自我过程对照于左边的图表(参考书籍:《大脑、演化、人》Human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作者Michael S.Gazzanniga 译者锺沛君),自我过程是属于大脑有意识,已能产生自我形态的过程,是一个延伸意识和模组化脑的演化过程,其过程的心智演化可以产生“美德(再评估---反思)想象力”几个个别性面向和组合性面向的心智层面,以进一步再产生“分析性思考-创造”的心智运作过程,以产生最终有强大的自我实现能力的自我。

  以上自我构成过程的两个阶段的理解说明,我们可以归纳为以下的图表:
img130.jpg

(本文的文字论述,纯属本人构思。仅供阅读,自我心性调整参考。请勿抄袭作任何发表用途)
续:中国人,自我当自强——(八)自我模式

星期日, 十月 02, 2016

中国人,自我当自强——(六)自我样子 



  纵观上述三篇自我构建的说明,或请参阅图表,我们可以看到自我的构建少不了一个个心的作用,这可让我们基本上把心的作用分划出四个相对于自我心性的四个层面:
1.离心—心的初化—善(自在本然圆满心性)的初化—自我本然
2.分心—心的分化—唯善(自我独特心性)的分化—自我本位
3.一心—心的进化—唯善(自我独特心性)的进化—自我晋位
4.向心—心的净化—至善(自我消融心性)的净化—自我超然
  12的离心与分心状态即是心的发散状态,倾向一种无意识的生命意识活动状态,是属于我们在孩提阶段的意识心性状态。我们能够以好奇(真的特性使然)和爱美(美的特性使然)的心态来表现自己的行为,并在模仿和适应的方式中开启自我意识,开始慢慢通过语言和教育两大方面的指导和学习,进入一个个体独特性的心性启动(唯善),迈向一个心性唯真和唯美的高度化发展,我们可以渐渐具备能力去感知在生活中所面对的一切,最后打开自我存在的觉知。
  34的一心与向心状态则是心的收敛状态,倾向一种有意识的生命意识活动状态,于这个心性阶段,我们已能够有意识和具备知觉能力去开展我们的想象力和再评估的心智,而最后进入至真和至美的心性高度层次,拥有美德和反思的心智,让我们可以意识到自身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使命,让我们能够发挥人性的崇高心性面向。
  上述1234的心性层面,于一方面各个层面的个别性质作用的心性演化,同时于另一方面各个层面的个别相互作用的心性演化,都是属于自我心性动向的演变发展,都需要自我心性动力的意识能量来推动演化,我们可以感觉到的情绪,其实就是这一个动力的形态,我们或能感觉到的内心渴望——对于人事物的种种个别喜好,于一个我们或能知晓的爱的形式,开始我们的人类性智能化的运作。

  自我样子,如果我们从这一个心性演化的方式来了解,或许是我们可以用于作为几个心性意涵的理解,再进一步的,如果我们能够自我意识其个中的层次与面向的规律演化,肯定地我们可以用于作为几个面向自我内涵的模式来理解。

    基于上述自我心性纵向与横向的个别层面演化的作用,以及彼此之间的层面演化的相互作用,我们的自我形态就在一个完整的生命整体全息连续体的种种反应下,产生一个个形态万千的自我样子。
    当我们看到好吃的东西会流口水,会作出一个直觉的生物性反应;在开放的心性上看到他人笑而笑,所作出一个直觉的情绪感染和移情作用;在感受上面对威胁时,自然能作出心智推理的撒谎与否,抑或产生一个防御机制的反应与否,这一切都是在我们平常生活的自我心性层面(自我本然和自我本位)中可以看到的自我样子
    至于在“自我晋位”和“自我超然” 的自我层面中,我们可看到自我样子的形态:其一是我们可以有意识地调控上述直觉的内心反应,并压抑不让它显露出来。其二是我们可以在各种生活的活动中,内观和内省自己的内在思绪,并且还能够及时脱离直觉的即时反应,即时作出考虑、再评估、反思等,或作出某种想象、美德、反思等的心智应对方式。

    我们的自我样子确实就是如此可以在无所为而为,或有所为而为的心性下显露于一个个神色、微笑、欲言而止、语气变换、不动声色、沉思、全神贯注投入做事、忘我……,一切都是在弹指间出现,变换或停留......

(本文的文字论述,纯属本人构思。仅供阅读,自我心性调整参考。请勿抄袭作任何发表用途)
续:中国人,自我当自强——(七)自我构建的实证